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建昌县兴学 南宋 · 王容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二、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六、道光《鄱阳县志》卷三一、同治《建昌县志》卷四
天子命吏,其近民者莫如令
令所统百里,有教与刑,而后谓之政。
国家文治,诏县皆立学宫春秋以礼释奠,择其秀民养之公田,而又拔其尤者为职事以率之,所以教民之具著于令甚明如此
然今之县令往往困于财用不足,而挠于狱讼多变上则于州督责而下则沮于奸民动摇,故一切以刑从事,苟以免目前之急。
至于养士之宫,所以习礼乐而励风化者,非窘于钱谷之阙而不敢为,则病于簿书之剧而不暇为。
故虽万户之邑、多士之乡,而听其废坏而不葺,因其简陋不改大抵然也。
夫令虽卑而有社与民,而顾于教忽焉,岂为民父母之道哉?
庐山下有邑曰建昌,其初建学于隆道观之侧,而厄于绍兴兵火
或者取晋方士所置七井之一以为其地,上直北斗之第四星,宜科举之士,而徙于县治之傍。
规模既陋,岁月既远,遂至于倾欹朽败非惟县人病之,而令亦病之久矣
鄱阳许君之为令也,既视事,奠于先圣先师喟然叹曰:「学校教化之宫也,而惑于荒唐,杂于市井喧嚣,敝于瓦木之腐缺,殆非所以为多士藏修游息之所。
且考于耆旧之所传,而二李三洪人物见于称咏,盖皆此县之秀也,岂以为今难其人,而遂废其所兴起之术哉」?
度地于县治之西,而得废仓之故址
芟夷视之,而见后山延袤左右望之,而睹重冈蜿蜒
两水腋之,其状如带西山云居环之,其势如翼。
谋之父老,质之龟筮,而咸以为宜。
士闻其议,愿献其谋,农闻其议,愿效其力,工闻其议,愿竭其技,商闻其议,愿输其用。
于是诸公家之费而撙节之,裒诸邑里之士而增益之,凡为钱三百万,其半县出之,米五百斛,县尽出之。
材木则伐之兆山,瓦甓则买之他县,夫役则僦之闲民工匠则募其愿至者。
出纳之籍,则皆掌之士。
大成之殿,则徙其旧而葺之;
讲堂与门,则买诸民之废屋而作之。
凡为屋踰三百楹,而肄业之斋、燕息堂、左右之庑、庖湢之属,莫不咸备。
像自孔子而下至于从祀之诸儒,莫不咸列。
书自六经而降至于百氏杂说莫不咸集。
其傍有众趋之道,则环以为垣,其前有民献之田,则浚以为池。
设梁筑亭,以像桥门,积土为阜,以壮前冈高明之观,不移几席而备。
田之租岁为斛百五十,今增辟之,岁益三分之二;
屋之租月为钱六百,今增创之,日计一倍之赢。
教养之费不出帑藏而足。
经始庆元二年之秋七月,而落成三年之夏六月
斧斤版筑之役,不淹岁时而办。
许君于是先务矣。
夫以今之县其难如此,而能不窘于财,不挠狱讼,而以教民养士为急。
至于室庐廪饩纤悉毕具,许君于是先务矣。
吾见其令不烦而治,刑不施而服,其民习于诗书而不嚚于讼,其郡学士行足以一乡,而其材可以乡相治天下,皆建学之效也。
令名锡,字晋之
职事有劳者:孔彰熊望之、黄景文张嗣古董元杰、郑铸、刘俞。
学之初建也,余适有庐山之役,假道于其县,数君子请为记,既许之矣,今其成,不可以不记。
按:正德南康府志》卷八,影印天一阁明方志丛刊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