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辛亥岁春雷应诏封事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七、《后乐集》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九、嘉靖《昆山县志》卷一○、《姑苏志》卷五一、《宋史翼》卷一五、《宋史列传补遗稿》卷四三
臣一疏远去岁十月,尝因轮对获望清光
三劄所陈,窃谓陛下践阼以来天意顺从雨旸时若边陲不耸年谷丰登
天之所以陛下既至,则所以陛下者亦至。
苟玩其所爱,不自省循,则天心之爱或有时不可恃,而谴咎伤败之来未必不基于此
陛下以无灾为惧,饬躬厉行,增修圣德垂神政事,以答天贶
陛下过听首肯再三
文王皆大圣人,犹兢兢业业小心翼翼至论仁皇敬天,著《洪范政鉴》,则陛下又曰:「此书参人事而言,朕常置之坐右」。
退而诵叹陛下此心实文王用心,是宜休祥之应日臻,灾异无由而至。
今者建寅之月,震雷非时雨雹交作,继以大雪灾变甚钜,咎證匪常。
由古及今,罕所闻见。
春秋》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雨雪
晋悯帝建兴元年十一月己巳大雨震电庚午大雪
然自庚辰至癸酉,相距八日之远,而雪作仲冬,毋足深怪
未有当此之时,雷电雹雪继作一夕顷者也。
灾异之出足见天心爱君之仁,而天人之际有感相因之理。
陛下睹变思惧,亟降明旨访求时政阙失
臣虽愚陋,固尝先事而言。
咨询下逮,安敢知而不言,言而不尽上负陛下虚怀纳忠之意乎?
臣闻应天以实不以文,动民以行不以言。
成汤祷旱,以六事自责,宣王遇灾,侧身修行
古之圣王必先引咎于己,不欲归过于人,盖将应乎天而动乎民,固当求其实而笃其行也。
陛下严恭寅畏,克谨天戒恐惧修省不遑康宁,视成汤宣王无间然矣。
臣诚不自揆,请得一条陈之,幸陛下不以臣之愚而废其言。
臣闻自古人主患不容受陛下每于臣僚奏对,言虽讦直必务优容可谓有容受之量。
受言之名甚美,用言之效蔑闻。
毋乃听纳虽广,诚意不加,始说而终违,面从而心拒?
轩陛之间,应和酬酢密若有契于渊衷进对之臣亦自以为上意
退朝之暇,寂不见施行,盖有宣泄小人而遂罹中伤者矣。
潜阻士气阴长谀习,莫甚于此
言路尚壅,此阙政一也。
臣闻自古人主患好自用陛下从善如流改过不吝可谓自用之失。
鲠亮之士难合,谄谀之徒易亲,岂非信任未明,好恶易惑?
鲠亮未必非忠也,而终恶其忤己;
谄谀无非为佞也,而终喜其顺己。
于是特立独行则浸见疏斥,而偷合容则次第进用矣。
沮坏忠善伤败风俗,端在乎是。
人才未振,此阙政二也。
臣闻帝王勤俭为德,而不可以为乐
声色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盖仇士良蛊其君之计也。
进言及此陛下无不灼知
窃闻万机之馀,宫中燕饮太频,声乐竞进
六宫之奉非不备也,而优伶靡曼之容、市井诙谐之戏间被宣召杂陈于前。
道路所传,未足深信
所以致谤,必有由也。
至于近属之亲,姻戚之贵,尤宜进见以时交接以礼,然后恩义两尽名分素严。
陪宴侍,深入禁掖,臣恐欢洽之馀,浮费必广,眷宠之盛,请谒必行,可不防其渐乎。
燕饮未节,此阙政三也。
臣闻府库金帛生民膏血州县之吏鞭挞丁壮冻馁老弱,铢铢寸寸而诛之,几无聊生之民矣。
陛下勤恤幽隐,每以民贫为念。
窃闻上方赐予太多用度浸广,缗钱之予,遍于贵近金带之赐,逮于贱微
优伶之徒鲜衣靡服徜徉于道,见者骇目
假以犒军之名,移用封桩之积,臣僚执奏仅存虚券,闻者不能无疑也。
至于嗣邸后家,土木竞兴,蠹耗无艺官府诛求之苦,闾巷愁叹之声。
臣恐军怨民穷,其来已久,缓急之际,卒成祸阶可不虑其微乎?
赐予无度,此阙政四也。
臣闻国以纪纲为本,台谏给舍所以纪纲之地,命令之颁,爵赏之施,虽出于人主,行于朝廷,而给舍得以駮正台谏得以论列是非可否一言而定
是以奸邪知所凛畏,而国体由此尊严
今也侍从擢非其人,节钺畀非其功,给舍駮正台谏论列,固其职也。
连章累疏则沮格不行备礼请去则眷留甚力。
夫以其宣劳而升之侍从,未为甚过,悯其降职宠之节钺犹可诿也。
祖宗爱护纲纪,曲示听从,宁屈于所当与而必伸言者之气,盖国体所系而于势未顺也
然则纪纲浸坏,国体渐轻而奸邪生心矣。
纪纲不立,此阙政五也。
臣闻爵禄人主操柄,而名器不可以假人
爱惜谨重,不轻于所予,然后足以厉世磨钝兴事劝功
今也正任留务节钺一等戚里缘恩而授遥领之刺州,在武例为宠。
医工冒法得一留务、一遥刺若非所甚惜也。
成宪既紊,倖门方开,群小争趋扳援伺隙
不能塞其源,而何以遏其流乎。
平居罔功高爵厚禄一旦有事,能效尺寸,将何官以赏之乎?
唐以官爵赏功将军告身才易一醉,其极必至于是
名器寖轻,此阙政六也。
闻人即位,必有攀附之旧,一时遭遇无不萌觊宠希荣之心。
然其识见至卑才品至下待之恩厚可也,禄之优闲可也至于议政事、论人物,则当与天下之材共之。
陛下初政,有二三左右恃恩妄作,自以为参陪密论,荐进人才寡廉鲜耻之徒趋而附之。
陛下威断,即从罢斥
尚存宣对频数出入无时采访宁免于谗邪议论岂无于憎爱
近日踪迹,颇已彰闻
外廷之臣皆陛下选擢,岂无不可亲信,奚必寄腹心于此曹乎?
岂其陛下之未觉寤,而为此鼠窃之计乎?
诚恐潜弄威福养成奸蠹
佞倖渐肆,此阙政七也。
臣闻古之人君臣下以礼,而责臣下亦重,唯其待以礼而后可以责之重。
《传》所谓上设礼义廉耻其臣,而臣以节行报其上也。
国朝礼貌待臣,尤为优厚不以有罪废礼也。
间者大臣去位一章而罢,如弃土梗
借曰台谏之言不得不从,则前日抗言极论列名奏疏,何迫之以宣谕而果于拒人也?
从臣之丐去,姑曰不允,而与祠之命忽从中下
虽宠以峻职,而恩意则甚薄矣,何以臣节示众庶乎
近者一二职事官补外,悉以御笔莫测其故。
夫出士大夫之所重也,贤者暧昧而莫辨,不肖者徼倖而茍免,又何以养廉耻而示惩劝乎?
遇臣不以礼而黜陟未明,此阙政八也。
臣闻逆寇之雠在所必复,疆埸之事终于不免,顾有迟有速耳。
事不素备,何以应猝
陛下二三大臣再岁于兹从容论道,亦尝讲明之乎!
守禦之方,孰缓孰急,攻取之路,孰先孰后,亦有成谟定算矣乎
至于将帅之臣,尤当储蓄,虽武事未尝而后见,而才否亦安可不知
何者文武绥怀之道,何者沈雄攘却之略,亦可以拔择而收致之乎?
微有一警而起之闲散之中者,非贪残无行,即诞谩不实之流,其人果可倚仗乎?
安有行义不信平时临事能以使人者?
荆襄维扬重镇戚属庸才素无望实,居是任者果能当一面乎?
边防之无备而将帅乏材,此阙政九也。
凡此九者,臣固以条陈于前。
虽致灾不专在是,而皆今日之所当虑也。
抑臣犹有疑焉。
陛下降旨求言,止于馆职,路诚未广。
意者陛下急闻阙失,故必自近始。
而人之欲进言者固无择于疏贱也。
侧闻近有布衣言事不实初令编置已而听赎。
臣实疏远不知其人何如,所言何事
此命之出,诚为未安。
使其有求于我,欲加之罪,犹有辞也。
一介草茅奋不顾身,言涉过当,原其用心,亦欲效诚君上耳。
设居无事之时,尚可置而不问,适兹灾异之见,正宜博通下情
求言之旨方行罪言之命继出,众听骇愕物情谓何
窃议陛下以是言者,而非以劝言者也。
罪一狂士不足深惜,因一士亏损求言美意狂士反以得名,乃为陛下惜耳。
若曰已从轻典,则均为加罪,又将焉择?
陛下翻然悔悟,卒从宽赦,则疑谤不辩而自解矣,何惮而不亟行之哉?
此理晓然,尤圣明所易察者也。
是以终始陛下详言之。
若夫五行之说,臣虽未尝深究,然据经义而论,则雷阳也,雪阴也。
阳气方升而阴制之,此雪所以降也。
象类而求,则君也夫君子也,皆阳也,臣也妇也小人也,皆阴也。
迫于君,妇陵于夫,小人君子,皆阴胜阳之證也。
有一于此,臣愿陛下熟之复之,止之绝之。
制治于未乱,防患于未然
前所陈,其切于圣躬者,臣愿陛下省之于心,反之于身,勿吝其失,必易其度。
关于下者,臣愿陛下询之佥谋,断之国人,务协于中,同归于治。
凡所建置,凡所施行,必上当天意下合人心
人心悦而天意解,岂惟消弭灾咎,亦将转祸为祥,可以保和平之福,可以太平之业,可以宗社无疆之庆矣。
不胜拳拳忧国爱君之诚,冒犯天威无所逃罪,惟陛下裁择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