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章牧叔霅川 南宋 · 陈文蔚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克斋集》卷九
令君牧叔铅山,其始至也,承凋瘵之馀,一意抚摩,专事惠养仁闻未孚,而仁心则已形。
其终更也庠序歌功田里乐业依依然有去思之怀。
仁心则既孚,而仁闻昭著,盖有是仁心则有是仁闻未有诸中不形外者也。
虽然,仁之为道大矣不可以一节取,不可以一事尽,孔门之所讲,讲此而已
故虽忠清大夫不以轻许,果达高弟不知其仁,岂圣人靳于许予哉?
盖是心顷刻不存,则不足以为仁。
孟子曰:「仁,人心也」。
恻隐之端以示人,其端甚微,充之则足以四海不充无以妻子
齐王不忍一牛觳觫,则曰是心足以王矣。
不忍一牛觳觫,则仁之端也。
非指此心,谓足以王道之大,推爱牛之心以往至于无所不爱,则王政岂外是哉?
牧叔父母斯民惕然如伤,所谓恻隐之端也。
因是心而充之,则岂一邑之民可私其惠,四海之内皆吾民也。
一视而同,则仁不可胜用矣。
公心易蔽,己私难克,日与物接,害吾仁者非一端,必学问以致知,克己复礼,则此心豁然大公,无一物不在吾仁之内,则仁之全体庶乎其可识矣。
牧叔既察其端,愿进其功以大其所施。
自此翱翔天朝霖雨海内,即举斯心加诸而已,岂于此之外别求仁哉?
予察牧叔存心近厚,为政有体兴学表贤尊儒重道,是皆儒者之政,非俗吏所能识。
予老矣无闻辱知甚厚,因其解组东归也,将扶曳以叙违离
不以筋力为礼之时,姑叙此以古人赠言之意。
盖非敢以世俗相期,其言若陋,察其心或有取焉。
绍定辛酉正月戊申上饶陈文蔚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