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台州州学三老先生祠堂1219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五、《水心文集》卷一一、《赤城集》卷八、《赤城志》卷四、《宋元学案补遗》卷四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学者,聚道之地而仕所由出也。
畔道从利,苟荣其身,欲复之于学,弗可受矣,况可祠乎!
台州之学,得祠者三人:罗提刑适陈侍郎公辅陈詹事良翰
提刑用不究,故事不显。
余闻邹浩言,熙丰外贵人视民甚蒿莱,芟燎恨不力也。
是时能慷慨建白,保赤子以对天命,惟江都罗适弋阳董敦逸二人,而邹公独谓罗公见而得之。
然则推于所不见,其不畔道审矣。
方靖康忧恐惩艾,已泮岂不尚合!
侍郎发明四肢心腹之论,无过此矣;
竟失指远去。
然后徬徨宗周,卒成分裂之祸。
隆兴英睿愤激,大势宜若遽振,詹事力守绝和不弃地之策,最专一也。
使坚忍待之,虏自当荡析,岂遗种至今哉!
绍兴复用,而已与大臣异议,终不留;
虽乾道再入,而既为近习擅事,迄自退。
二公任谏诤,位从官,立朝本末,天下诵之。
岂惟不畔道而固行道,道虽难行而亦不苟荣其身而止也!
士在天地间,无他职业,一徇于道,一由于学而已。
道有伸有屈,生死之也;
学无仕无已,始终之也。
集义而行,道之序也;
致命而止,学之成也。
后世地或千里无学,其君子以意行道,晚进阔远,不知所从。
庆历后,名一功,著一善,往往复之于学矣。
今其秀人美士,群萃而校处,朝夕瞻顾,拂拭像服,如三老之存;
春秋盥荐,饔醴芳苾,如三老之饔。
而又仰其大节,俯其细行,无不皆可师也。
为聚道之助,不既多乎!
或疑侍郎不右程公,学术若少异。
然按程公亲为孔文仲排劾,而与孔公并党籍。
史记晏婴孔子,而孔子称「善与人交」,两贤哉!
嘉定十二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