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白石净慧院经藏记1181年11月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二、《水心文集》卷九、民国《乐清县志》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
乐清之山,东则雁荡,西则白石。
舟行至上水,陆见巨石冠于崖首,势甚壮伟,去之尚数十里外,险绝有奇致。
其山麓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
陆地尤美,居之者黄、钱二家,累世不贫,以文义自笃为秀士。
北山小学舍,余少所讲习之地也。
常沿流上下,读书以忘日月,间亦从黄氏父子渔钓,岛屿萦错可游者十数。
有杨翁者,善种花,余或来玩其花,必大喜,延请无倦。
间又游于其所谓净慧院者,院僧择饶善诗。
义充、从岳、文捷,皆黄氏子,终老不出户,而从岳又以其兄子仲参为子。
余时虽尚少,见其能侃然自得于山谷之间,未尝不叹其风俗之淳,而记其泉石之美,既去而不能忘也。
盖天下之俗,往往皆如是。
使为上者知冒之以道,而不以偏駮之政乱之,则以余所闻于古人之治,何不可致之有哉!
他日,仲参忽来谒余,叙其所以为别者,盖已十五六年矣。
问其旧人,则择饶、义充、从岳、文捷皆死矣,其他老人,多无在者,杨翁者亦已死。
而草木衰谢,不复可识,因相对感怆久之。
问其院之兴废,则曰:「门庑殿堂库湢之室,昔以毁而缺者,今粗具。
独转经藏,屋庐闳丽,像设精严,殆为一院之极,此今之所创而昔之所无也」。
于是仲参请曰:「此经藏者,先人以垂死之言,命余辍其学而为之者也。
虽不敢有其劳,亦无废于先人之命。
以公昔之所尝游而今问之之悉也,盍为我记焉」!
余既嘉其以成先志为孝,而重其申故旧之请,且因可以记余之所不忘者,故不得辞。
问其院之始末,则曰:「始建于唐之龙纪,为广教集云,而今名净慧者,大中祥符之所锡也。
其在政和,尝易为道士之观,而后还为院。
既还而睦州盗起,焚于宣和之三年
淳熙三年十一月朔,则此藏之始建也」。
八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