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兵权(上)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四、《水心别集》卷四、《十先生奥论注》前集卷一四、《贤良进卷》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五
非诈不为兵,盖自孙武始
甚矣人心不仁也,非武之书不好焉。
用兵以诈,古之圣智不能免。
管仲咎犯先轸,其人已不纯于义,务为争利必胜之术。
春秋之世,日有侵伐之事,国各讲求其意以备之,而秦、楚横行天下大抵无义兵矣。
然则非武之独为诈也,而谓之自武始,何也?
曰:管仲咎犯先轸致其君于霸彊,本出于兵,然独变先王兵法自为法耳。
盖其意常先治国家崇礼信,厚集人心亲附诸侯至于决战济师而后益之以诈,不专以诈自名也。
故古之于兵也,止言其法,部曲行伍坐作进退繁简曲直纪律号令,皆法也。
能尽此以不可败,则敌至而智见矣,故法可传而智不可传
至于孙武,始弃法言智
其著兵之情,奇正分合豫应天下之变,百出不穷,以诈自名于世,而曰兵徒诈而已矣。
管仲咎犯之所略用而未详阴取而讳称者,尽载之。
而后世之好为诈者,思欲出武之外亦终不可得
然则谲诈之雄者也!
国之有兵也,能择将而授之,而它不与也。
夫武之兵书人主不得而用之,其将自用可也
阖闾之时连岁谋楚,尝一入国都,卒无一人之获,暴师不返而夫槩王先归自立
阖闾与越为仇,故箸书亦言越人之不足畏
然吴既去楚,句践来伐,败于槜李阖闾以战死,皆在其中
夫差二十年之间,卒亡其国,不知犹为用耶?
将废而死耶?
王孙之流皆受教于耶?
书及用事之时,乱楚、兴越、亡吴而侵攘中国然则武术之无救于国家,亦可见矣。
然则虽为将亦不可用也。
而后世之兵,悉祖其故智,于其言有所不能通者,皆深思远虑,出无端涯之见以求合之。
且前者,非无言兵,其法犹可考,不必黄帝舜、禹、《周官》之《司马法》也。
曰:「是纯仁义者而非兵」。
管仲咎犯,傥庶几乎
曰:「是犹有仁义也,亦不足以为兵」。
而为兵者必诈而后胜,故无出于武之书。
噫!
人心不仁耶?
不然何其遗弃众说,而好之笃而敬之深耶?
韩信号善用兵,自言其法出于
曹公无敌于天下,犹师武术自为之传。
唐太宗李靖近世君臣言兵无出其上,其所问对亦止于武之意。
天下好奇之士,奋笔墨以傅益武之说而为书数十百家,而号孙子谈兵之祖。
气焰兴起百世之下,若将与圣贤并称者。
噫!
人心不仁至此极耶?
岂数千年之独不幸耶?
今之所患者,以天下之大,甲兵之强,谋臣智士之众,而所嗜好学者不出自为一将之术耳。
然且之而不得其要,求之而不中其情,而今世之良策真智因以废放不举
夫选天下之士,教之于学,试之于廷,使之读诵以为文义者,乃无先于《孙子》。
固无所见于此也;
使有所见,犹无益也,而徒以不仁之心上下相授,授天下以不仁之心,患之大者也。
臣尝论之,今天下或不免于用大兵用大兵者,以今之势,虏有百战百败之道,吾有百战百胜之术。
百战百胜者,不战而可以胜也;
百战百败者,未战而先自屈者也。
杀人求胜古人所不免也;
不待杀人而后胜,今日可见之效也。
然其法皆不载于武之书。
今将因武之书以通之,而后用今之兵乎?
则是百战百胜之术,遗虏以其具,而自为胜负相搏不可必知之形,计之失者也。
非无见于此而强效世之迂阔者以黜也,盖其精者不得而言,言其粗乎?
则与迂阔何异
虽然,臣请终言孙武不可用。
夫战国相吞,无义无名而志在必胜,故武之术,出于名义之所弃,为此下策
其所谋者,行阵之浅画,地形曲折军势翕张,特俄顷之智耳。
使将帅自为之,犹或不废,而国论何为焉!
今之谈兵者,纷然至于上,臣不知其说也。
夫今之所为战者,战虏乎?
战吾国乎?
自淮以北,岂非吾土地乎?
其来斗者,将非吾民乎?
抑尽虏乎?
然则流涕以对之犹不足,而孙武之智尚忍言之!
呜呼
未有及此者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