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资格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七七、《水心文集》卷三、《水心别集》卷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五
请言「资格用人之害」。
以贤举人,以德命官,贤有小大,德有小大,而官爵从之,一定不易
尧、舜以来常道也,无有所谓自贱而历贵,循小官之次而后至于卿相,如后世所谓资格者。
尧、舜以来远矣,未可遽复,则资格用人未可遽废。
至于不能资格之利而受资格之害,资格害深,则人皆弃贤而为愚,治道日坏不自知,此不得不因今之法而少变之也。
夫计日月,累资考,虽尧、舜三代则亦有然者,而不以是待天下贤材有德之人。
何者
贤材有德之人,以此官而称此人可也岂可疑其资格未至而姑迟之哉?
汉人则已患苦其弊,守、相列侯九卿九卿三公天下贤材伏而俗吏用矣。
伊、吕周、召之俦,非其不为秦、汉以后出,而法度使之然也。
唐太宗虽以战伐天下,而用人能尽其材,常格,以起一时之治,尚有可喜
资格者,生于世之不治贤否混并无所别,故以此限之,而本朝遂以治世而行衰世之法。
艺祖太宗所用,犹未有定式,惟上所拔,间得魁磊之士。
咸平景德初资格始稍严一,寇准出意天下之士,而上下群攻之矣。
李沆王旦,在真宗时谨守资格
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在仁宗英宗时谨守资格
司马光吕公著,在哲宗时谨守资格
此其人皆以谨守资格为贤,名重当世
王安石资格用人一时所谓名士力争不胜
其后章惇蔡京王黼秦桧相踵效之。
然而小人而乱天下者,此五人也。
五人所用,则当以不资格为讳。
虽然,资格非法明矣,而李沆十数人者,以守资格得名,而其时亦以称治,何也?
盖能先别其流品,以分君子小人之涂,以定清浊高下之序;
彼其号为德度智略足以大位者,亦已素许之矣,特欲其履历以实之而已
故其人有自小官而其望已足以卿相,至其久也亦卒为之。
若此者,可谓资格之利也。
今也不然
无有流品无有贤否,由出身关升,由关升改官知县,由改官知县而为四辖六院,由四辖六院而为察官,由察官而为卿监,由卿监而为侍从,由侍从而为执政大臣,或由知州监、司而为郎,由郎而为卿、监侍从执政资深者叙进,格到者次迁而已矣。
若是欲以贤才,起治功,其可得乎!
侍从荐士执政不举贤,执资格而进曰,此足以任此矣,陛下虽欲责之以事,询之以谋,彼安所从知乎?
此臣所谓资格之害也。
本朝资格用人,无若王安石章惇蔡京王黼秦桧之为相;
资格用人,无若李沆王旦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司马光吕公著之为相。
然考其功效,验其人才本朝以资格为用人之利也决矣。
故臣陛下审乎资格之实,深念今日人才衰乏已甚,稍加变通号召收拾,以终成资格之利而不受资格之害。
且天之生材也甚难,人主之得材也亦甚难,毋夭阏摧折之使至于尽。
今世犹有可用之人,诚使朝廷资格一出人才之所当用,则有资格之利而无资格之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