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胡尚书奏议序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七二、《水心文集》卷一二
礼部尚书馀姚胡公沂字周伯,奏疏将百篇,词约而指要,不盈数百,少才百馀,然必据经陈史,质證今事,不率意而云也。
或昔人所已言,径录闻上,不必出于己也。
必酌时病,不夸不缓,异闻骇见必亟达,不惮讳恶,然而恳怛忠尽,故言而乐听,十多七八焉。
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言简而伸,气直而遂,可为事君法,如公是也。
公晚遇,十年间三引去。
去必刚勇果决,其来未尝不迟懦退缩也。
上尝独对公,宰相尤密谕意,谓不日且共政,公谢不敢当也。
余闻隆兴乾道中,不能击龙大渊、曾觌,不得为有名台谏;
公不但备礼弹劾,必极论罢斥乃已。
又闻不能谏恢复,不得为有名侍从
公既辞大用,出知括苍小州,奏曰:「贾谊号通达国体,太尰𨂂盭,类辟病痱,皆借一身喻之。
今日国体何病也?
能言病未必能处方,不能言病而辄处方,误人死矣。
今日之病名风虚
虚,内也;
风,外也。
外风忽中,半身不随,靖康也;
幸其半存,建炎也。
半身不随咎已往,半存之身,尚凛凛不自保也。
今欲并治不随者,怵市道之说,售尝试之方,汤熨针石杂然而起,使谊复生,必且虑中风再至,而半存之身亦不能救矣,所谓可痛哭流涕者也」。
其言忧愤危苦,明白切至,世固未有识此理,有识此理,未有以此告也。
今去胡公之时加远矣,半存之凛凛犹在也。
钱乙病周痹,曰:「入藏者死」。
移之于末,故虽偏废,而气骨悍坚,寿八十馀。
呜呼!
安得移今之病于末,而顾为是凛凛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