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保全任怨之人疏 南宋 · 任希夷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五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二
臣闻革天下之弊者不可无任怨之人,亦不可不保全任怨之人。
天下之弊皆起于人情之私,今也因其弊而革之,必有拂夫人情者矣。
拂乎人情,怨之所聚也;
怨之所聚,祸之所基也。
人之常情,鲜不惧祸,往往熟视天下之弊,逡巡退避而莫之革,是岂果无任怨之人哉,盖在上之人不能保全之,势使然耳。
臣故曰「革天下之弊不可无任怨之人,亦不可不保全任怨之人」者,此之谓也。
昔者西汉彊大,至景帝时有臣晁错,始议削地诸侯欢哗
曰:「不如是则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七国称兵,以藉口袁盎之言一入东市之诛即行,此议者所以为汉任怨,且耻景帝不能保全之也。
然则国家诚得等者而用之,天下之弊何患不能革乎?
臣请言今日之弊,一曰冗官,二曰冗兵,三曰冗吏,四曰恩赏太滥,五曰费用太广。
古者官有常员,员有常数
唐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天下贤才足矣」。
官诰院所出诰命岁以万计铨曹一官之阙,率五六人共守之。
入仕之涂日杂侥倖之门日启人人能言其弊,然而莫之能省者,无任怨之人故也。
古者兵贵其精,不贵其多。
周世宗尝曰:「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且健懦不分,众何以劝」?
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羸弱者斥之,故士卒精彊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今内而三衙,外而诸路,老弱疲惰,虚费衣粮甚多武勇壮健,可备缓急者甚少。
人人能言其弊,然而莫之能汰者,无任怨之人故也。
朝廷尝议减吏额矣,何为至今而莫之果行也?
盖其连蔓根株,交通关节张皇事势,胥动以浮言因循姑息以至于此,不惟有限之财养无用之人,又且奸蠹日滋贿赂成市汉司马迁有言刻木为吏,议不对,盖疾之也,而况繁有徒乎?
人人能言其弊,然而莫之能减者,无任怨之人故也。
唐蒋伸言于宣宗曰:「近日官颇易得,人思徼倖」。
宣宗惊曰:「如此则乱矣」。
对曰:「乱则未乱,但徼倖者多,乱亦不难」。
近年以来,人思茍得,每国家讲一典礼行一庆霈,莫不过生侥觊,皆有取必于上之心。
是则有例,得之不以为恩,不得以为怨,是岂无可以痛抑之者乎?
人人能言其弊,然而莫之能抑者,无任怨之人故也。
唐郑覃有言:「凡金银币帛出自苍生膏血不可使无功之人过沾赐与
内藏有馀,亦当节俭,勿容易而散之,则四方有事得以支备,免令重歛百姓」。
朝廷近年支用日广一日之间,滥费不可胜计,是岂无可以痛节之者乎?
人人能言其弊,然而莫之能节者,无任怨之人故也。
此五者之弊,坐视不革,臣不知更数年之后陛下何以立国
然则讲究条具不恤群议而痛革之,二三大臣不得不任其怨。
然则委信不疑,力排群议保全之,则在陛下而已
昔在仁宗朝,尝议裁减任子及展年磨勘
发议之始,士大夫相顾以为必致怨谤莫敢以身任之者,惟韩琦富弼得君之专,毅然不顾成法一立至今赖之。
臣愿陛下仁宗为法二三大臣韩琦富弼为法,则何弊之不革
天下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