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进书日过宫行礼绍熙三年十一月 南宋 · 吕祖俭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
臣闻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也。
子则受气于父,臣则制命于君,是臣子之身非可私为己有也。
故君父安则家国安,家国安则此身始得而安。
否则天地虽大,四海虽广,将无所安其身矣。
自昔以来仁人孝子忠臣义士所以竭诚尽言,视家国之事如己事,而不避死亡之诛,其心岂有他哉
盖以家国安危实相关系,有不可得而解者。
固非沽名要誉,讦以为直,以自私其身也。
矧臣世受国恩,粗明兹义,先臣正辅太宗真宗夷简仁宗公弼英宗神宗,公著辅神宗、哲宗,好问复辅高宗
即政之始,事体艰难时势变故,是皆身历其间调娱维持,均休共戚,不敢有二。
臣之父兄又蒙朝廷记录,亦皆有位于朝。
臣从州县小官,复蒙陛下拔擢,使之备数班列得非皇慈兴念旧族,俾其扶植嗣续,或能不私其身耶?
自惟位下言微,止当退循分守,岂应狂妄僣贡封章
实以区区愚衷,有所感激
虽欲缄默不能自制不得不昧死陛下言之。
恭惟国家圣圣相承,受天明命,纪纲法度赏罚政刑,是岂尽过于汉唐
仁孝之行既本诸内心,而大过人之德业,夐超千古,故能祈天永命,虽经变故,而终不倾摇
高宗皇帝匹马渡江再造区夏不谋不筮,挈提大宝,付之寿皇圣帝,以对越艺祖在天之灵
惟我寿皇翼翼孜孜,躬致二十七年之孝养,銮车往来万姓瞻仰岂惟天下爱戴,而夷狄异类亦能咏叹欣慕,莫知其然
于斯之时,虽有水旱之灾,盗贼之虞,人心既固,旋即消弭
盛德格天,其应自尔,此非以幸而得也
仰惟皇帝陛下春宫毓德仁孝升闻日就月将,阅天下义理已多。
狱讼讴歌,罔不归寿皇
顾天位之有托,眷万机忧勤,虽春秋未高,而精一之传,复见之于陛下
三圣授受赫奕焜煌慈孝偕极,是诚简册之所未尝有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得以天子之贵,天下之富,奉事其亲,此古今之难值,君父之至荣。
三代以还,历千馀载,惟唐之数君为然
太宗之于高祖明皇之于睿宗肃宗之于明皇,逊禅之际,皆匪由衷嫌隙疑阻祸乱随至。
肃宗臣庶之言,抱玩弱女感怀顾复至于歔欷,载之史册至今读之,可以使人流涕
肆我本朝禅代之美,固始见于靖康
然是戎马在郊,事出仓猝相与之际,有不忍言者。
夫以古今人主难逢盛事既有其时,复乖所愿,而有害养志至乐,此仁人君子所以痛心疾首也。
陛下承休运,所以寿皇者,一遵寿皇所以高宗,若《记礼》所载文王之事王季武王帅而从之,真无间然
家法懿范休声钜美陛下既皆得之,是诚足以天下之孝,而垂法万世
兹盖我国仁孝之所积,故非常之庆锡之于天,而尤当极其培植保养之功也。
去冬郊禋之夕,风雨暴至圣心祗惧,遂愆天和
陛下思念慈闱之心,不为疾辍。
药饵甫除,不惮风雪,遂御乘舆都人夹道耸瞻,莫不鼓舞圣孝。
其所培植保养乎?
天之锡我国家者,亦可谓至矣。
旋闻圣躬复少违豫寿皇爱念切至于是屡颁免过宫之旨。
阅日久矣清明在御,臣下悦喜
比者会庆节前期十日,奉香致敬群疑冰释欢意周流
逮至流虹天气和畅百官叙立重华宫外,皆自以为必得瞻睹奉玉卮之礼。
大明浸升,踵企目断拜表竣事众心皇皇,抑不知圣心寿皇慈训难于重违,故不欲数跸烦民耶?
圣体有甚不能勉强者,而非外庭所能知邪?
孟子曰:「孰不为事
事亲,事之本也。
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陛下仁孝得于生知,岂容复有拟议
臣下犹有不能忘其忧者诚恐玉体犹有未康,而无以海内至情也。
寻聆御朝临讲之制,不踰常式,虽有以知陛下已集和平之福,而道路籍籍,愈以为疑。
事亲之礼,众所共知,傥有少愆,自难户晓
在庭之臣,庶几长至在即
陛下既受群臣之朝,必将祇款北宫,以展未申之诚。
及期天仗入陈,百辟就列顾瞻黼扆不啻渴饥。
傍徨徘徊严办未奏,离立庭中蹙頞阁泪人情忧迫,若痴若狂,咫尺天阍,无路可扣。
逡巡退却相顾黯然流言纷纷,有不忍听。
方当有道之朝,加之阳刚渐长,政是陛下膺受多福庶邦丕享之时,胡为使人至于此极?
臣窃自妄测圣意,必以为父子至情,当尽慈孝
岁时之庆,止属礼文
慈孝两隆,虽礼文而可略。
臣则以为不然
士庶人之家,父子同室动息与俱。
至于人主,有庶政之繁,问安视膳不容朝夕之必躬。
则五日一朝,节序称庆
盖将达人子之情,所谓礼文乃是实事
人主者,华夏蛮貊之所观瞻,凡见于节物仪典,皆所以感化天下,起其忠君亲上之心。
宜于疑似之间,谓因循无伤,而使人解弛,妄有测度乎?
夫君心所感,随动辄应。
陛下反而思之,陛下举重华之礼,则天心底豫,两宫喜悦,群臣观感军民欢呼
万方仪刑四夷敬服
洋洋然有太平之象,乐莫大焉,尊荣莫大焉。
陛下暂辍重华之礼,则天心必不孚格,两宫必形思念,群臣忧惧罔知所依。
军民怨诽无复忌讳
万方泮涣之势,四夷轻侮之谋。
宛然衰残危悴之态,辱莫大焉不祥莫大焉。
此二者,其利害荣辱至易知,至易见,陛下将何择哉?
窃闻寿皇钜典已成,进书有日,恭想陛下躬率群臣,必欲行此缛礼以慰神人之望。
寿皇复有免到宫之命,不可遂已。
盖免到宫者寿皇爱子之心;
而必到宫者陛下事亲之实。
天性固有如水势之必东,不必以屡出欲止为嫌不必人言既多为厌。
或万一有援引缴进之说者,兹乃为导谀窃宠之计,非所以爱陛下也。
天意从违人心离合,政在今日,惟陛下念之。
然臣之愚所以拳拳于此者,非为陛下爱惜此名也。
国家南渡以来版籍半沦于沙漠,而雠耻未能遽雪。
言乎民力,则困于养兵,而焦熬憔悴,类不聊生
言乎军政,则堕于和议,而䮦脆穷怨,缓急难倚。
言乎人才,则务为沈默,即有患难,孰同其忧?
静言思之,诚可寒心
所恃维持亿万年之基者,盖祖宗既有仁孝慈爱不可及盛德,而比年三圣授受孝爱交孚,又足以祈天永命
故他虽未至,犹可渐而为也。
傥圣孝于形迹之间,稍有所亏,四方传闻,愈远愈异,人心摇动根本必伤。
窃虑菑害自此而生,祸变自此而萌,无以恃之为固
事实在于目睫不可谓为迂谈
转移之机,则在陛下一念之顷耳。
于此不言,是爱其身而负国家累养育之恩也。
《诗》云:「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不胜拳拳冒犯天威,臣无任瞻天望圣、恳祈激切惶惧俟命之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