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通判公行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八一、《絜斋集》卷一四
曾祖开,故不仕
赵氏
祖子霖,惠州博罗主簿
妣应氏。
父铢,承务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太孺人孙氏。
君讳焕,字叔晦四明沈氏也。
世居定海,中徙鄞。
自君之祖主簿经行修明,恬于仕进乡里高其节。
签判府君闻道焦先生授指伊洛忠信孝友克绍先德后进师尊之,而沈氏之门益大。
隆于教子诸子修饬有闻,而君尤伟特,有大志
自始知学,潜心经籍精神静专未尝骛于末习
既冠成人,尤奋励自强慨然追踪古人主盟当世之心。
颀而美髯,伟仪观,尊瞻视音吐鸿畅群居乡校,以严见惮。
属辞典则清远雄丽,务以义理自胜不类举子语。
年二十四,乡举第二
明年,监补第一
又四年,遂以行艺诸生
时师道丧,虽首善之地,合席同笔砚,鲜有讲磨之功。
勇于进修,不主先入
始与临川陆公子寿为友,一日尽舍所学,以师礼事焉。
陆公极称志气挺然,有任道之质。
君益自信昼夜鞭策有进无退
求友不及,潜观密察,至有颓然众中,不自矜衒,人莫之识,而推之为不可及者。
囊空无资,冬或不絮,忍穷励志,惟讲习为急。
既与诸贤定交,又以谂后来者:「此天子学校英俊所萃,吾曹生长偏方见闻固陋不以此时明师畏友廓然开之何由自知不足
前无坚敌短兵便为长技大可惧也」。
闻者悚惕,因君以交诸贤。
五六年间,朋从日盛相与讲明立身之要,务本趋实,为不朽计,皆自君唱之。
乾道五年试艺南宫主文汪公应辰以下,皆一时钜儒,奏君名第二
忠义天挺,勇不顾利害危言切论指陈阙政无隐
居次甲,授迪功郎绍兴府上虞县待次里中,益讲学不倦
以资刚劲非所以欢庭闱,痛自砭剂大书《祭义》「深爱、和气愉色婉容」数语于寝室之壁,日省观焉。
婴儿之慕,不忘其初,深以「严威俨恪为戒
签判公每对宾客,君常拱立其旁,侍酒则竟席不敢去,小不合意,严诲饬之,不以年长假借
父子自为师友讲论道义
闺门肃雍
士益信而归之,门人弟子决疑请益者,自远而至。
启告简严矩矱端肃,初若不可亲已而昏者明,柔者立,鄙吝者意销,中心悦服师道益尊。
尉曹三年,不卑其官,端居终日,虽隆冬酷暑少懈砥砺名节无秋毫私。
增葺学舍训导有法
驭下纪律毋得辄至乡井不得已而遣,期以某日某时反命,毋敢蹉跌
访求版籍得之史家,曰:「是政本也,而此曹私之,不谨堤防何以经久」。
则鐍而藏诸,榜其库曰经界,而归权于其长,有所阅视,宰必关尉,尉必请于宰,始得启封
约束坚明,吏奸莫措,邑人赖之。
声望蔼然举荐相属固辞不受
或称之政府,讽使来见,卒无所诣。
扬州州学教授,未上,除太学录时淳熙八年春也。
自成均造士寖失古意,官其间者,率皆安静养名,少所设施宾接有时物情颇隔。
君始至,则延诸生,日与周旋,见者不以蚤暮遂欲整齐宿弊,稍修教养法,士争归之,而长官始不乐矣
先是,舍法取士行艺优劣一决于试,拔其尤者,使职于学。
君欲参以誉望司业难之,君持议如初
考试殿庐唱第之日,有司俟命于廷,寿皇熟视伟君,遣中贵人名氏及官,有简记意。
丞相复称居官匪懈,以风切其馀。
忌者滋多,君介然自若
或谓君姑安而职,何行道为?
太息曰:「道与职岂有二哉」。
发策诸生,称孟子之言曰:「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耻也。
赧然愧于中者,可无其人乎」?
词旨颇切,不知以为讪己,相与媒孽,其言纷纷御史惑焉,遂论君与长官争议,非安静者,宜少抑之,养其器业异时拔用未晚
方会食监中,闻命不惊,食罢夷然叙别而出,谓其友曰:「吾岂不诡随茍容,自取光宠哉!
吾朝夕兢兢沦胥是忧,故不为也。
不愧友朋,去无所恨」。
在职才八十日,有旨补外,得高邮教官阙。
明年丁签判公忧。
服除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
久之,始以年劳进秩,上距解褐十有八年。
帅属少事,同列以閒自逸,君曰:「设官分职安有閒冷者」。
翼赞其长,心所未安,恳恳忠告省阅案牍,如处要职下至场务宿弊,悉革去之。
永思陵百司次舍供帐酒肉之需,州县奉承不暇
以为国有大戚,而臣子宴乐饮食自如,安乎?
亟言于帅,帅属条奏,且表荐为修奉官
君复移书御史:「修奉大事,宜先治丧纪
丧纪著明,人心晓然,知君上典礼之重,贪求自息,科扰自戢,可不弹治而肃」。
史深然之。
去官,君亦辞修奉
后帅至,复委以按察
直道而行,械吏之并缘为奸者,而还科率不当者,人情按堵
岁旱荒,领常平者以上虞馀姚二邑隶君赈救躬履阡陌人人抚之,询户口,察颜色饰貌逡巡自退,而饥民皆遗之食,迄无流移
部使者才之,亟剡奏称君治行,帅露章独荐尤力,侍从亦举君自代,章合上寿皇犹忆其风度曰:「是向为学官人物甚伟者乎」?
将召用之,媢嫉者复至,而左丞相家居矣,小人无计沮君。
畴昔所与,有欲自明其非党,且因用君名,作《为党论》,复列其图为三,疏士大夫三十四人姓名于下,某已去,某犹在,己不与焉,而谓君为之,欲激众怒合谋并力,以梗其入。
谤语果喧,有一从班以百口保君,明其不然者,遂稍息,终不复召。
秩满,改宣教郎、知徽州婺源县
君有高名台阁羽仪之选善类素推之,而自学下迁,及是累岁,顾滞于铨调,视往时同列,邈不可跂,公论以为屈。
由是丞相前后荐君者数奏,力陈于上,始有升擢之命,通判舒州
皇上登极恩,转奉议郎赐绯银鱼
家故清贫敝庐数间,隘不可居,随所寓止
轻财,常诵李赵公之言曰:「钱尽再来几事一失不可复得」。
无私蓄,辞受取舍,虽小必谨。
尝游中都浙西帅雅闻君名,而知其贫,欲馈之丰,因所厚者言之,曰:「受则伤义,拒则违俗,以既归告之,其可」?
日出郊。
会稽时,故人方面者,赠以白金,君反之曰:「向也閒居,赐何敢辞。
今禄矣,义无兼受」。
资用屡竭,廉约自守意气轩豁未尝有悴色,口不言贫,不知君者,虽谓之不贫可也
奉母谨甚,左右无违日进甘脆,间为宴集,以欢乐之
与弟友爱深笃,倡率妻孥抚养孤侄恩意隆洽略无少间
故人孤女窭甚,聘以为冢妇富室联姻诸子请之勤勤,卒拒不许
乡闾有丧不时举,女孤不嫁者,念无以助,闻会稽义田惠浃穷乏,其称甚美,乃请于乡老乡大夫,为之表倡二公欣然意合,果于集事
以君乡评所推,属所以讽谕者,君不惮劳苦告谕谆谆诚意孚格,乐助者甚众。
未几,得田数百亩储峙有所,职掌有人出纳有法,毋茍求,毋徇私,必核其实品量多寡,用而不匮
有馀,益市膏腴,愈久愈多,其惠愈博,乡人义之,咸曰此无穷利也。
规约甫立,而君则病矣。
日侵犹自整厉不改其度。
朋友别,惟以母老为念,善类凋零为叹。
呜呼可哀也已
得年五十三,绍熙二年四月戊寅终于寓舍
十二月丁酉,葬于县翔凤乡象坎山龙尾之原。
杨氏,祔焉。
杨氏贤行,顺于舅姑,和于娣姒叔妹,而相夫子以礼,甚柔而正,时有规切语,君每谓之良友,卒于淳熙己亥之岁。
君深悼之,择可为继室者,难其人。
吏部郎中丰公谊清敏之孙,能世其家者,故与君相知深,曰:「吾长女可配君子」。
遂以归之。
子男四,传曾、鲁曾、省曾、敏曾。
女四,长适舒钘,次许嫁吕乔年,馀幼。
自君之没,朋友亲故哭之皆恸,四方贤士大夫识与不识,咸为世惜之,此岂一日之积哉!
考其平生大节,宁终身固穷独善,而不肯茍同于众;
龃龉与时不合,而不肯更其守。
凛然清风震耸颓俗,使时见用,必能振朝廷之纲,折奸回之萌,屹立中流,为世砥柱,亦可谓难矣。
然世之知君者,如此而已
至于日进其德,骎骎自期纯全大者,鲜能知之。
人品高明,而其中未安,不茍自恕,嗜学饥渴考察精密
为言曰:「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以言学矣」。
知非改过践履笃实
其始面目严冷,清不容物久久宽平可敬可亲
面攻人之短,退扬人之善,切磋如争欢爱如媚,古所谓直而温,毅而弘者,殆庶几乎
笃爱其亲,以曾子为法,而复以名诸子以孝谨为家传,沈氏其未艾矣。
始居家塾非圣哲书,未尝诵习,及游太学亦然
作诗箴其友曰:「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亡羊」。
每称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会意欣然忘食,此真善读书
史籍传记采取至约。
后与东莱吕公伯仲极辨古今,始知周览博考之益,凡世变之推移治道体统明君贤臣经纶事业孳孳讲求日益广深
君子以是知君胸中之蕴,有足以开物成务者矣。
终身沈于下位,而声名流于四方,抑之愈高,困之愈坚,死且不陨,是岂偶然
呜呼
可敬也夫
诸孤将求铭,以诒之无穷故为叙述本末
虽无能发明,要摭实,非溢美,贵其可信而已,惟当世笃论君子择焉。
谨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