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韩无咎尚书元吉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二、《陈亮集》卷二七、《南宋文范》卷三四
亮获从一士君子游,独不识尚书岂非大阙
不徒民事太守,于分不应僭干典谒忽若无因而遭按剑,则其羞又有甚焉。
贵贵尊贤之心人谁无之,持其说而两不相值,迹涉疏慢,固其势也。
区区尊慕之诚,昭如白日
往者友人刘仲光尝欲作启以自通,方口悲鸣之际,亮夺其笔而为之,曰:「吾以泄吾意耳」。
友朋无间,竟用以达于下执事
尚书试取而观之,此岂属吏应用备礼、以求免罪记曹而谩为之者乎?
今者尚书见亮城中故旧,辄为齿及姓名,若将进而之者无乃有以得其心乎,亦但疑其久不来见乎?
是以冒昧请谒
尚书抚存教诫若素出门下者幸甚过望
亮少以狂豪驰骤诸公间,旋又脩饰语言,诳人以求知
诸君子晚又教以道德性命非不屈折求合,然终不近也。
如亮所闻,则又有异焉
会亮涉历家难穷愁困顿
孤苦,皆世人耳目之所未及尝者。
不幸十馀年之间,大父母父母相继下世是以百念灰冷不复与士齿。
今但与妻孥并力耕桑以图温饱,虽书册亦已一切弃去,况更能脩饰语言,作少年涂抹事乎!
尝记欧阳文忠公黄梦升剧谈尽欢,求其文,终不肯出。
梦升之言曰:「吾已讳之矣。
穷达有命非世人不知我,我羞道于世人也」。
亮今者不幸似之;
纵谈及此,亦窃有感焉。
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两汉无所不及而或过之
前辈递相授受,厥有准绳
渡江诸贤收拾遗馀,无所坠失
不幸三四十年之间,废置不讲,后生小子不获前辈绪论,皆以为天下安有定法,各出意见自立尺度,惟平者为合律,奇者为出伦耳。
岂不悲哉!
岂不痛哉!
渡江诸贤所闻,而又浩然自得其间者,于今尚书一人
亮虽不言尚书固自知之。
如亮岂不愿从之学,顾筋力念虑如此,恐不复锤炉耳。
鄙文数篇,辄溷崇视,祗以致尊慕之诚。
子师尚书告以尚书欲见其《送徐知县序》,亦附见于后,因以问「于渡江诸贤之论亦或有合否」?
不然,亦将得其所以不合者。
至于托文以觊一日之知,则亮也何敢
虽天实鉴临之,然其迹已如泥中之斗兽,进退可以一笑也。
七八月之交,尚书既许其赐顷刻之閒,纵谈忘势,或至于古之圣贤豪杰所以阴扶天下大势转移天下大机,抗人谟,立天命,于《易》之所谓与时偕行」者,或能出其所见,以裨经纶之万一。
丧失所守之罪,独亮自当之耳。
干溷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