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大雄寺 南宋 · 刘光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七、民国《中江县志》卷二○、民国《简阳县志·诗文存》卷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七○
大雄氏以清净寂灭无相为宗,老子虚无自然不争为道
二氏之教深微寥邈本同末异
异则涉乎相,涉乎相则争,有争而后是非
是是非非者,儒之道则然也。
故曰,纷争辨讼非礼不决
也者,理也。
天与水违行,凡事不顺理则为讼。
夫理之始,曷尝有讼哉!
君子揆其事,谋其始,而讼息矣。
二氏也者,循其道之始何如哉?
逮其末之争也,而后吾儒以其事始而决之,而复归无事
呜呼,使其真归无事,则反始近道矣。
中江大雄寺者,唐号「乾昌」,乾元二年建也。
老杜有《题玄武禅师屋壁》诗,相传即其处。
玄武山名,在邑之东,上应虚危之宿,结为二气之形。
山下有渊,产文石,其文隐隐龟蛇然,因以名其邑,又以名其江。
其旁亚松山有真武将军,庙毁徙乾昌。
本朝天禧初天下晏然备顺,天子齐心,冥探至道东封之后,封真武灵应真君,邑改今名,避不敢指,示敬也。
皇祐中,祠始有记。
治平二年,以「大雄」易「乾昌」之号。
元丰间东坡苏公邑宰程建用书云:「山形之胜,废卷闭目,如到其间」,即大雄江山是也
寺依山,祠依寺,其所由来久矣
至大观中林灵素悉冠天下僧,废佛寺,令道士主之。
大雄以亚松祠在焉,遂为真灵观
建炎悉复,几七十年矣。
绍熙四年,僧尽死道士虚中欲夺而有之。
府、台异见,经三大帅,寺祠各按堵如初
公选高行僧住山,掌凡寺事香火,其祠然后名正而讼息。
春秋》书取郜大鼎于宋,盖儒者之学,正名为先。
大《易》之义,谋始为要也。
虽然,此岂二氏道本然哉?
离其本而末胜,末胜而争。
太武崔浩信奉寇谦之诏,悉诛天下沙门,无少长坑之,又悉毁其经像
唐会昌末毁寺四千六百,发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则赵归真之私也。
嗟夫林灵素之事何以远此!
余尝得《北方真武经》而读之,曰:「正无形相,空寂亦无。
真一潜神斡旋流动
正真妙,未始推移,故伏诸邪,不亏妙用」。
此与佛说同乎异乎?
邑人前进士伸请予记寺本末,遂并书之,以晓夫学二氏道者,又当明其本末如此
按:乾隆中江县志》卷四,乾隆五十二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