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不居行宫而临大内常存忧畏之心疏庆元初 南宋 · 刘光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六八
臣仰惟陛下诞膺天命纂绍皇图听政行宫,凡五阅朔。
迨于烈祖梓宫发引然后徐跸,移御大内
都城万姓,爰瞻爰仰,载感载欣。
而臣之拳拳,窃料圣心有正凝命之思,有临朝愿治之意,见于始至之日,而未尝万乘贵、宫室之崇为安且乐也。
何以其然也?
陛下践祚于素幄也,仓卒之际,不得不达权安宗社。
当时圣心盖亦忧祸乱之生于俄顷,故于此执丧焉,于此听政焉,夫岂得乎哉
大行因山有期广内清宫以俟陛下临御人情岂远,事理自然
廷臣或者犹有隐忧,劝陛下视朝行宫,则盖有三说烈祖之灵虽毕虞祔,而几筵一朝阒寂陛下孝心讵忍忘之乎?
一也。
太皇太后耄期之伤,皇太后凄凉之感,晨夕定省岂得不关圣怀
二也。
外人窃议太上神明未复,禁中不敢深言已定嗣君而今宫墙咫尺,恐太上未能冲澹物初往往虚疑过传,播在群听太上皇后母临子,或旨命有所难从,则陛下何以处之?
三也。
廷臣之忠于陛下者,人人怀此三说,而陛下所不从者,岂陛下得已哉?
臣窃意圣心亦有三说即位相将半载,而五日一朝之礼未得一面亲颜,今而咫尺宫闱势必得见,一也。
行宫内外浅隘,周庐徼无所设,供奉百司无所处,九重如寄,二也。
广内未还,则名体不正名体不正,则疑议妄生,疑议妄生,则敌人窥伺,三也。
廷臣陛下且居宫者,则有如彼之三说
陛下闻之怃然,有所不从者,又有如此之三说
臣故曰非得已也。
得已,则必当使六说毫发无可窥议
陛下于还宫之初,凡事好为之而已矣
陛下还宫之后为事事皆好,然后廷臣三忧俱释,而圣心三说始明。
臣请详陈其故。
陛下初临大内,其忧畏之心当如初大位不可忘也;
久而忧畏之心又当令始终如一不可怠也。
陛下忧畏,不忘不怠,常如一日,则宫中三年之礼有同朝夕临对几筵,人谓陛下烈祖之丧无有不尽,此事实好,一忧释矣。
陛下忧畏不忘不怠,常如一日,则慈福、寿成必交相庆慰,曰吾孙今日能不替其烈祖不谓老年忧患有赖圣孙。
人谓陛下曾祖母祖母无有不尽,此事实好,二忧释矣。
陛下忧畏不忘不怠,常如一日,则纯意所感,天犹临之,而况父子至亲岂不相爱母子之至爱岂不相忧,而何至有它疑之可虑,旨命之难处乎?
陛下父母能尽其道,于政令能尽其公,人谓陛下事亲无有不善,此事实好,三忧释矣。
如其不然陛下忧畏茍忘茍怠,不能常如一日则子之于父虽曰密迩,而情未必通;
母之于子或至牵制,而事有难处
方且涉外人之所疑,而不能陛下初意,则陛下一说无以明于天下矣。
陛下忧畏茍忘茍怠,不能常如一日,则宫室之盛、百司之富、嫔御之备、九重之安皆足以陛下本心,则陛下二说无以明于天下矣。
陛下忧畏茍忘茍怠,不能常如一日,则名体虽正而疑议方生,疑议方生,近且不服,如远人何?
陛下三说亦无以明于天下矣。
臣故曰,使六说者无一事不善,无一毫可疑,在陛下好为之而已矣
而好为之,则不过忧畏之念常存而已矣。
忧畏之念常存然后陛下不得已之意始暴白天下,而天下不议。
何况今日社稷,乃高宗皇帝再造社稷孝宗忧勤社稷安,太上以少忘忧勤而社稷几危
今日宫室高宗皇帝中兴宫室孝宗忧勤宫室安,太上以少忘忧勤而宫室几危
陛下可不深念而切鉴之欤!
陛下入宫室而思社稷,则虽欲不忧畏不可得也。
夫谨于始至,后犹易怠,若始至而遂安乐之,后将如何哉?
是则陛下新御大内,乃政令美恶所从出,志意之勤怠所从生,心之畏肆所从分,身之奢俭所从定,嗜欲厚薄所从见,爱恶取舍所从知,生民休戚所从关,家国安危所从系也。
陛下天资明哲,悉虑悉知而况目睹艰危,克自抑畏移御始宁不有感于圣怀
臣官记注,职预论思,心乎爱君,宁免过计,辄忘罪触,仰渎渊听
虽出至愚,亦人臣事主分当然也,惟陛下留神省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