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 其九 南宋 · 彭龟年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七、《止堂集》卷九
问:有气节之士,有功名之士。
功名者多不拘挛,而负气节者亦少能自致功名
何也?
昔者曾西艴然不受管仲之拟,已而不敢自比子路
九合之功论之,子路固所未有,然正缨之死未必能也。
圣门学者去取如此,岂无说乎?
汉之王陵陈平周勃三子固尝自相訾诃矣,卒之成安刘之功者,也,而王陵无与焉。
有识君子竟以王陵事为正,何也?
功名不足论乎?
相为名相事业并,后世莫及也。
然有所奏请多因之许伯辈。
萧望之不肯附丽许史,而风声凛然,卒毙于小人之手。
窦武陈蕃党人之故,欲尽诛中常侍,反为搢绅之害不细,而陈实独以交张让由是多所全宥
若以成败论之,则望之直一浅丈夫耳。
其然岂其然乎?
唐张易之从容狄仁杰自安之计,则仁杰易之分不疏矣。
反正之事,易之闿其端倪而后仁杰得以自尽其说。
仁杰周旋局促群小人之间,岂能裴炎明目张胆激贪立懦?
五王之功竟成于仁杰,岂功名之士未免有所避就欤?
裴度淮蔡之绩,史归之斥罢监军
及观其论皇甫镈程异,斥魏弘简,似非乏奇节者。
至于敬、文之际,群凶纵横上相,若无与焉,何也?
平日料之,当不若是,岂亦欲为仁杰之事不得遂欤?
幸则为仁杰不幸则为然则有志功名者,固未可必也,而气节一隳,终身不复士大夫安所去取耶?
士大夫而乏气节本非一世之福,而徒悻悻然求以自免名教无所就,亦有益于世否乎?
诸君问仕之始,愿相与商之,以观所决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