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三) 南宋 · 彭龟年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七、《止堂集》卷九
问:道弗自五典非道也;
士弗究五典,非学也。
中庸》曰:「天下达道五,所以之者三。
君臣也,父子也,兄弟也,夫妇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达道也。
智、仁、勇三者,天下达德也,所以之者一也」。
敢问五者之行,孰为知,孰为仁,孰为勇?
所谓一者,又何在也?
无异道与,吾尝学之矣,轻重隆杀何其不齐也?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母无异也,而圣人乃曰:「资于事父以事母,丧母以期,以父在焉故也」。
则尊莫先于父矣。
栾书将载晋侯,其子名而斥之,君子未尝以为不孝,则父子之道有不得行于君臣之间也,君臣为重矣。
然《诗》有之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燕及朋友」,《传》亦有之:「翘翘车乘,招我以弓。
岂不欲往?
畏我友朋」。
古者至以君臣从违,参之朋友是非取决焉,不敢诡随于君以得罪朋友,则朋友不得为轻矣。
兄弟急难,而朋友虽良,亦不过难以义合者,又岂得与天属之爱比乎!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天属爱言之,父母所不欲与所宜不待轻重而知也,然舜乃不告而娶,何也?
周公之于管、蔡,虽兄弟不敢爱焉,岂又有重于父母兄弟者乎?
子思所言亲亲之杀,尊贤之等,孟子所言贵贵尊贤之意,毫分缕析,愈微愈精,此殆其大凡也。
《书》曰:「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是数子者皆以善为主乎?
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安知所谓一者而求以协之耶?
轻重隆杀,虽曰不同,安知所谓一者不行其间耶?
君子教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际求所以乐者,茍不择善而固执之,乐安从生哉!
国家学校所以明此也,愿与诸君讲明之,毋曰今日所较者艺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