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群臣进言当酌是非早赐处分绍熙四年六月,以宰执给舍台谏论列姜特立陈源除命未回,特上此疏。时为秘书郎。) 南宋 · 彭龟年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六、《止堂集》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
臣以菲材备数三馆,月糜廪粟无所补报
尝伏自念,三馆之士在祖宗时许以议政,比偕同列僭上封章待罪浃旬,未闻报罢
窃知圣德优容,必无呵谴然而所论之事,亦无施行
呵谴不加不敢自喜
从违未卜实切私忧
臣仰惟陛下即位以来,隆宽待下,虚己受人听纳之勤,前古无有
只因近日二三差除大臣执奏给舍缴駮,台谏论劾未合圣心反覆月馀,尚无予决
群臣既不肯背理而徇陛下陛下不肯屈势而听群臣,君臣之间,龃龉既久,情意不通易成暌阻
一日二日万几沓来,设于其间有同异,展转激烈,或贻威怒,则岂特群臣之罪不胜诛而已哉!
陛下父母也;
群臣,臣子也。
子事父母,只欲其喜,岂欲其怒?
父母怒,则一家不宁陛下怒,则天不宁,此臣所甚惧也。
陛下圣度如天,万万无此,臣但见群臣屡批逆鳞,恐其至是,是以愿为陛下先事言之。
然臣亦非敢以臆说陛下也,臣尝读周公旦无逸》之书,至篇之终曰:「自商王中宗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
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
则皇自敬德
厥愆,曰『朕之愆,允若不啻不敢含怒』。
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之此言,真万世帝王龟鉴也。
所谓小人怨汝詈汝者,乃后世指斥乘舆之类,其犯上渎尊与抗疏陈议者,盖不可同年而语矣。
四君闻之,反取之以为德,任之以为愆,然则安从而生哉?
不如四君能听,则诪张为幻之人,必指其言曰:「此怨吾君之词也,此詈吾君之词也」。
人君不察从而信之,则失为君之道,无宽裕之德,其弊至于乱罚无罪、杀无辜者,盖有之矣。
陛下慈仁覆物,谦虚无我,固当上四君,然臣犹不免诪张为幻人为惧者,诚不为无见也。
刘向曰:「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
不断之志者,开群枉之门」。
抑臣之言,陛下既疑而不听,则诪张为幻者,可以投间而起矣。
逆料说不过有三:必曰陛下之命,群臣执之不行,是天下之事尽由群臣,不由陛下
为此说者,是以唐明皇陛下,非忠臣也。
明皇欲加牛仙客尚书张九龄以为不可
又欲加实封九龄以为不可
李林甫上意,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尚书」!
明皇信之,复以仙客实封为言九龄固执如初
明皇曰:「事皆由卿耶」?
自是林甫进,九龄罢,而唐之治乱分矣。
此岂陛下所欲闻乎?
又必曰:群臣为此不过欲归过于上,邀名于己耳。
为此说者,是以唐德宗陛下,亦非忠臣也。
德宗欲为唐安公主造塔,姜公辅表谏,德宗曰:「唐安造塔,其费甚微,非宰相所宜论。
止欲指朕过失,自求名耳」!
夫不善之事,行之则为过,改之则为名。
人君能改,则名在人君
人君不能改,则名在谏者。
德宗终守改过之吝,竟失从谏之名,褊心忌克,此岂陛下所欲闻乎!
又必曰:号令已行,不可复反,是又以反汗小嫌,伤从谏盛德,亦非忠于陛下之言也。
臣请复以庆历元祐之事辨之。
庆历三年仁宗既除夏竦枢密使,后用御史中丞王拱辰谏官欧阳修等十一疏,追枢密使敕;
元祐元年,哲宗除安焘知枢密院给事中王岩叟封駮,竟因辞免之章,令依旧职。
此皆大臣也,尚不惮改除,又何取号令不可反乎?
且群臣获仕清时,固欲陛下祖宗盛际,迈帝王极功,身美名,主都显号,偶有违拂,诚非得已
陛下谅其忠,则跼蹐恐悚,犹不自安
陛下不谅其忠,则流移转徙何所不至
宁肯不顾妻子故犯君父之怒乎?
陛下今日未有怒群臣之意,臣恐诪张之说万一不解,则必有触此机而动者矣。
盖人胸中当如清水明镜一毫不留,乃得其正。
四君所以不敢含怒,盖谓是也
臣愚欲望陛下恢廓圣怀和平宸虑,以天下之理,察群臣之言,酌其是非,早赐处分,或罢召命,或与外除
毋使诪张之说,能惑聪明忠荩之臣,或罹摈弃,实天下幸甚宗社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