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一二)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八五、《缘督集》卷一六
问:广厦之下,细旃之上,君臣相与讲论唐虞三代之治,盖繇汉以来故事然也。
本朝仍之,张幄置筵,选儒学之臣充其任,率常讲且诵六经而已诸子史间及焉,未始先贤奏议也。
主上身致太平二十五年矣,兢兢业业虽休勿休
问安视朝之馀,莫非躬临筵幄,惟治道是究是图。
二三讲臣恭承德意进读唐陆贽奏议,又剟其所于时务而治道之所先者,类而次之以献。
始之以养力俟时,蓄威以昭德,终之以蠲租以救水灾均赋以宽民力,凡馀二十条。
玉音俞之次第施行猗欤休哉
先民所谓圣贤相逢治具毕张,千载一时之遇,吾身亲见之,幸孰大焉
虽然三代而上,治出于一;
三代而下,治出于二。
一谓道也,二为务也。
讲臣之意,姑为时务,则所次馀二十条,谓皆所切可也
既言治道,举其一足矣。
顾至馀二十,而谓皆所先,可乎?
奏议虽多至数十百篇孰与六经简要
数十百篇之中,虽皆本仁义孰与六经精深
圣学缉熙,其妙自与六经相融,何以奏议为哉?
玉音之俞,虽若少自贬损,抑采葑菲之义,不失其为增圣德
讲臣之意,犹所未谕。
《传》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
又曰:「不以伊尹周公之道匡其国,非大臣也」。
舜、伊、周事业,粲在六经,为讲臣者,欲于舜之敬君伊、周之为大臣两尽其美,专以经学进读可也
顾杂以所以事德宗、事上匡唐之道匡国,可乎?
请以平日所自期与它日所期者并陈之,毋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