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任子厚秀才淳熙十一年二月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八一、《缘督集》卷一七、《古文集成》卷二
淳熙十年秋部使者天子诏檄官六试隆兴士,余其一也。
一题出,与五人商略若为处,则以科举律戒焉,一黍不合辄黜。
士试讫,余阅数百卷,其为文诡谲则腐,不旷荡则拘,不峭崛则弛。
求其纯与律合;
蔑如也。
肆余所见与其腐也、拘也、弛也者之终必不进,宁若诡谲者、旷荡者、峭崛者之容或可收也。
虽然,终必不进者,与律仅合;
容或可收者,往往相违矣。
凡有从事,以律不以见,故余所取五卷,类非所喜者。
发而视之,皆丰城人
既又思丰城至宝之气所在,钟而为人,盎而为文不应若是而已
明年春,复以檄留府,有丰城士以谒入,其题为任,宾坐,少选,出《镜古录》,前有识,其字为子厚
余览之,大抵议论战国君臣居多
苏秦张仪术至高也,子厚窃卑之,更求出其上。
为文犹其为术也。
追省向所阅数百卷其中类是间有之,比之腐者、拘者、弛者信愈矣,其如不与律合何哉
虽然,犹幸其可收也。
至宝之剑,其气粹,可欲之谓善也;
质厚,有诸己之谓信也;
其锋藏,充实之谓美也;
其焰属天,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也
其跃入延平津大而化之之谓圣也;
其幻为龙而莫穷所归,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也。
子厚至宝之精,融之文章,其焰烛天矣,而断续之状时见焉,意其初非自气粹质厚而发之欤!
相过累日熟知为人,犹其为文也。
故余欲子厚以《论语》之《乡党》养其气使粹,以《礼记》之《中庸》、《大学》培其质使厚,以《易》之《坤》、《颐》、《大畜》收其锋使藏。
俟其久且满也,而自然发焉,小则韩子文中子扬子荀子中则孟子曾子,大则五经,大而化、化而神则《易》矣。
子厚识机明,尝试权之,与其求吾术之出仪、秦上,孰若吾道之出荀、扬上耶?
子厚学力强,尝试践之,其持久也以坚,其持满也以虚,更十年后,天下士不特子厚为文而已,又将慕其为人也。
若夫晚年之业,顾又于光辉上加功否,余未敢前言之。
二月一日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