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听言劄子 南宋 · 薛叔似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八、《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二六六、《南宋文录录》卷五、乾隆《温州府志》卷二八、光绪《永嘉县志》卷三二
闻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此听言之要也。
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欺罔,或以谄谀辐辏攻之,各求自售,而其为说皆有以文饰之。
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污白使黑,呼正为邪。
辞同而情异,或言此而意彼。
辩言至于乱政游言欲以自解
刘向所谓营惑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盖谓此也。
然则从而察之?
万事正理天下公论
质之正理而然,采之公论而然,则其言为必可行之言;
质之正理不然,采之公论不然,则其言为妄言
易·系所谓枝游屈,孟子所谓诐淫邪遁,盖举其大概而已
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不知言无以知人
乾坤所以知险知阻者,舍简易何以哉!
虽然是非邪正不察,固害治也
是非邪正兼容,尤害治也
假如愚者至以千金与之,贤者至亦以千金与之,则愚者莫不至,而贤者日远矣。
今日某人忠言也听之,明日有欺罔者亦听之,不加罪焉,人何惮不为欺罔
今日某人抗论也听之,明日谄谀者亦听之,不加诛焉,人何惮不为谄谀
是非兼容久之是必为非所胜;
邪正兼容久之正必为邪所倾。
《唐史》所谓桀蹠孔颜相鬨于前,而以众寡胜负岂不可虑哉!
陛下三无私以劳天下中心无为而守至正凡臣下之进言一经于前,无不洞见
优游宽容未免过当
用舍进退,或至混淆,二十馀年之间,治道不振国势不尊,其端盖出于此
伏愿陛下离照之明,奋乾刚之断,审言者事理,而一揆公论,则宗社幸甚
按:嘉靖温州府志》卷八,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