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永福寺 南宋 · 郑舜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三、隆庆《永州府志》卷一七、《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七○、光绪《宁远县志》卷二
东南名山茅山、曰庐、曰衡、曰武夷、曰九疑
衡、庐古佛刹茅山武夷、九疑号神仙窟宅。
茅山武夷道家所鸱尾相望,意九疑亦然
余去秋从山间谒虞帝祠,求何侯丹井,郑安期铁臼,访成武丁石楼张正礼于娥皇,与萼绿华、王妙想故迹,当有编复数椽舍。
从来使者有稽,乃了无所寄,因留永福寺齐云阁二日
朝烟夕云,出没栏楯,望三麓床于缥缈之间,桂林万寿诸峰四顾如楫,岿然一奇观。
僧意超者言曰:「寺故有阁于法堂隅,路以湮,暮夜童仆秉烛,困于风。
山深易雨,设盖,曳芒屦上下
暑月宜冯高,蛇虺当道
主者弗居,客弗寓,时扫落叶虎豹涎沫户限
前年岁次丁酉,作堂于法堂之后,曰彻堂。
堂上别作一阁,曰华严之阁。
自彻堂为梯,历华严,凡三转四十二级,以上齐云
于斯,颂于斯,爇而拜于斯
童仆每若谢,虎豹不为眷属,因得呼其徒,听昏钟,就方丈,门列劝说,共力为办庄严佛事
三门两庑毗卢之殿,海云香积雨花之所,增疏易朽,加涂丹垩翼翼一新
自文以下九,傍罗汉十六,菩萨二,饰金丹彩,立六祖弥陀无量寿佛凡三,绘菩萨八,散圣十,与四围窗墙悉已周密
工值厚酬,晏成不逼足支岁年不圮摧剥」。
予曰:「佛法迩来衰微湖水寥落
二三十年前尊宿行道去处往往残僧数四住持人视所有刹为传邮
故时屋庐彭蜞脱釜,所存中间脐壳,四出遮拥以保其中者无矣。
所谓庄严佛事坠落空虚
超公于穷山邃谷,能发如是愿力,作如是功德异时有好君子策杖寻幽,与予同病颠,诏之曰:与其丹井铁臼,不如永福寺,觅炊香粇乾啖,壮脚力攀跻看山
与其拜成武丁张正礼,不如寒山拾得相顾拍手一笑者竟为何事
与其亲见萼绿华金玉绦脱火浣布手巾,闻王妙想天乐之音,旌幡羽盖不如披《华严经》,看佛于摩竭提国,与一切人天说法
摩尼为幢,常放光明,常出妙音,众宝华缨周匝垂布」。
超曰:「请居士记之」。
宋淳熙七年岁次庚子春三月望日,迪功郎道州司法参军长乐郑舜卿记。
朝奉郎权知梧州军州事、兼管劝农事借紫河内向子廓书。
山意立石
按:《九疑山志》卷三,康熙二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