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州县科扰之弊劄子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九、《定斋集》卷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
臣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自古为国者欲固邦本,先结人心
欲结人心,先宽民力
欲宽民力,先择守令。
守令非其人,则主泽不能下流人情无由上达
民力困则人心离,人心离则邦本危矣
臣少历州县,荐蒙朝廷任使,六持使节,再总军储足迹所历,几遍东南,求守令之循良不可多得
能者以一切之政趣办目前贤者不得行其志,救过逃戾而已
推原厥自,盖由版曹督责漕司漕司督责州郡州郡不恤县道县道不恤百姓
下相迫,前后相仍习以为常恬不为怪
民力之困,至此极矣,可不改弦易辙拯救之耶?
臣请详言其故。
二税古也,今二税之内,有所谓暗耗,有所谓漕计,有所谓州用,有所谓斛面
二税之外,有所谓和买,有所谓折帛,有所谓义仓,有所谓役钱,有所谓身丁、布子钱
上下通知也。
于二者之中,又有折变,又有水脚,又有糜费,有隔年而预借者,有重价折钱者。
赋敛烦重可谓数倍于古矣。
然犹未也,有所谓月桩,有所谓盐产,有所谓茶租,有所谓上供银,有所谓酒钱,有所谓醋息钱,又有所谓科罚钱。
其色不一,其名不同,各随所在有之,不能尽举。
保正科买土产科买竹木
巡尉下乡,则预备酒食
居民被盗,则先纳赏钱
应期限则有缴引钱,违期限则有罚醋钱。
以至修造公廨巡铺桥梁驿舍一切取办,故中人之家无不剔屋破产以充役。
为税长者逃绝税则令代纳,坍江税则令代纳,产去税存、无所从出者又令代纳,异县他乡不能追逮者又令代纳。
已纳在官不可复得,见欠人户则不为理还。
单产之民无不典妻卖子以免罪。
如此民力安得不重困乎!
又有催科之扰:州差典级下县,甚则差州官
县差县尉下乡,甚则知县亲往
吏卒所至需索百出鞭笞累系,动辄数十人
所欠多系升合尺寸之馀,未纳者不免于倍输,已纳者又从而再纳,往往无有获免
为守令者但知以催科为急,无复一分爱民之心,所以在上恩泽不得以下流者,正以此尔。
恭惟陛下嗣守大宝遵奉慈训,凡发政施仁无非爱民为先,真用心也。
陛下裁损经、总制钱,而所损者无额耳,每岁常数则未尝亏少。
陛下蠲放身丁钱,而所放者见欠耳,先纳在官无由理折
陛下裁减和买,恩至渥也,而乡胥作弊减免不均
陛下倚阁逋负,德至普也,而豪户恃强,催索自若
陛下爱民之心不能尽布,陛下恤民之政不得尽行,此无他,守令非其人耳。
县令不可尽择,当择郡守
郡守不能得人,每路当择一贤监司委任之。
陛下临遣,谕以德意,使之遍行郡邑,亲见守令,讲求民间休戚,可罢者罢之,可行者行之。
州县一岁出入,可蠲者蠲之,可减者减之。
使上下相通内外相应无为文具复命庶几实惠可以及民,民力可以少苏矣。
民力既苏邦本自固天下幸甚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