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择郡守县令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九、《历代名臣奏议》卷六○
臣又痛切告陛下:今之郡守县令所至多害虐小民,远郡远县益甚。
民被害虐,积怨积忿,久将乱生。
一日有变,荡然溃散,不可救也。
今守令多昏而听吏,多怀私而徇利。
词讼一是一非,反是为非,反非为是,使饮恨含怨,无所告诉。
今日某人受抑屈,饮恨含怨;
明日某人受抑屈,饮恨含怨。
积而满,积而溢,怨极忿极,一夫大呼,从乱如归矣。
二税已纳者复追,执赤钞以呈示无欠,不受其税,勒使复纳。
不伏则囚则絣,讯民户以诬。
追所欠之数不多,念将诉于上司而益费,含怨白纳。
纳已,吏卒需赂,不赂不释。
民贫无告,或举债,或鬻产,甚者鬻妻卖子。
陛下试思,民情至此,其怨当如何!
重以今岁旱蝗,所收无几,而郡守多不肯蠲税,民饿而不救。
郡县害民,弊政不可胜纪,此不择贤之故也。
又在外官司,以污为常。
有每晨县吏昼卯历,共纳数百,供知县市买之费,习成典故,则其馀赃污可知已。
公取窃取,不可胜计,溢于听闻。
对送互送,一会有送千缗。
缗钱不至,唯送空书,彼此本库自支。
生辰有送,私忌有送,生子若孙有送,子弟又有送,不可胜纪。
今国家患无财,束手无策。
得贤,则官库无公取窃取之盗,财不可胜用矣。
此又不择贤之故也。
曩自元凶妄肆,小人道长,风俗大坏。
今虽诛殛,而馀风未殄。
畿邑犹有登科者,身居亲丧,而青巾紫袍,辄位于父之上。
今日不有其亲,他日何有乎君?
陛下以科目取士,而得此等恶逆。
恶逆盛则敢于为乱,社稷危矣。
陛下若不痛革虚文取士,不考行实之弊,又不革士大夫释服而紫,使遂忘其亲。
不孝则不忠,吴曦之乱,韩侂胄之乱,皆不忠不孝之为也。
吴、韩之变,朝野震惧。
今幸社稷再安,陛下宜汲汲为计,勿从士大夫庸庸之论,勿从茍安目前之说,而不思后祸。
臣自知学以来,熟思治务,到于今凡数十年,不知其几,思惟有一策,每路择一贤监司,使监司各辟本路诸郡守,守辟诸县,守令又各辟其属。
先于本贯择人,本贯则可以久任,本贯无人乃及外邑贤者,必不私于本贯亲故。
或士人为邑里推重,亦在所择。
既得其贤,必久其任。
择贤久任则百事成,不择贤久任则百事废。
择贤久任则社稷安,不择贤久任则社稷危。
士大夫无不服此论,惟不肖者心知其不利于己,故不主此说。
又士大夫悯亲故之失所,虽不肖者,亦思所以周之。
至闻其贪墨害民,发叹而已。
不思结怨小民,积怨生乱,将危社稷。
宰执台谏知社稷安危在此,共坚守此。
茍内外有徇私不公,必罢必罪,不可以亲故私情,败国家公义。
所辟或非其人,并罪举主。
陛下举宰执台谏开心吐诚,共誓共守,以安社稷。
此令一下,人知仕进之路悉本于行实,不用虚文,则人心丕变,舍恶从善,舍伪从实,吏奸顿扫,民悦财丰矣。
自此因保甲而渐脩比闾族党之制,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书其敬敏任恤者,书其德行道艺,兴其贤者能者,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举明主于三代之隆矣。
郡县各自为永守计,有金城万里之固矣。
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矣。
如大臣未能骤行,则姑自行都始,即有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