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人材奏 南宋 · 袁说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七
臣以驽下不才,蒙陛下过听,擢在版曹,盖三年矣。
心力竭而事功蔑有岁月久而旷责益深。
陛下既不赐诛斥且复进而使之,全蜀重寄,华阁新班一旦尽以畀臣而无难者。
恍拜丝纶从天而下乾坤施厚,蝼蚁命轻,臣实未知縻捐报称之地也。
兹者陛辞引道,遂远阙庭,而毣毣孤忠,愿有以仰赞睿谟,少裨庙算,惟陛下垂听焉。
臣仰惟陛下临御以来于今三载,凡规摹创立好恶弛张定国是以人心,惩异端以明正学,此其为治之大要立政宏纲,盖亦知其说矣。
然而上之明效大验,下之游谈聚议,殆亦有所未喻者,臣请掇其大者觕言之。
今日之事,患在人才不振,而议论未一也。
人才不振何以事功
议论未一何以邦国
事功不立,则陛下虽日焦劳,虽日图治,恐无事可以苟安缓急不可为矣。
邦国不靖,则陛下虽日号召,虽日劝惩,臣恐无事君子犹可自存缓急小人乘间而起矣。
此臣之所甚虑者也。
然则何术以处此哉?
臣愿陛下有以作成天下人材,必有以坚守今日议论可也
闻天未尝无才也,激之则强,抑之则弱,励之则锐,销之则钝。
强弱锐钝之间,皆在人主之如何耳。
今以天下之大,而谓之无人才,可乎?
平居暇日,孰无趋事赴功之心也,往往欲有所为,百未一见,而掣其肘者已在后矣。
小有建立不要其成,而议其害者已沮之矣。
甚者姑息美政,而士大夫之欲慷慨敢为者,则又恐以过当获谴矣。
姑息之政既行,于是官府纲纪名分无等衰,当官不敢为,而小人无忌惮矣。
此则姑息害人才者也。
循嘿为官业,而士大夫之欲兴利除害者,则又恐以生事受谤矣。
循嘿之风既盛,于是百弊日以滋,吏奸日以炽,才否之不分,而一事不可为矣。
此则循嘿害人才者也。
非无可用之人才,而人才不容自见
非无可为之事业,而事业无路以自修
于此而诿曰今日而无人才岂不陛下也?
臣愿陛下乾之刚,用夬之决,慨然人才急务
凡臣下之可与有为者,使之各用其长,各尽其力。
毋使掣肘者之在其后,毋使议害者之沮其成。
尽斥姑息之说,深惩循嘿之弊,有以大振其强锐之气,而毋导其钝弱之机。
有弊使之必革,有奸使之必治。
上则奖借激励而作其事功之心,下则涤荡振刷而绝其怠惰之意。
如此无事之日,既能为陛下长久之计一有缓急,皆足为陛下用矣。
臣故曰作成天下人材者,此也。
闻天下之理长久可恃者,莫过于诚实
夫诚与伪对,实与虚对。
诚实虚伪,盖薰莸玉石不相似也。
古之人臣所以尊君亲上,建功立业,愈久愈信,牢不可破者,惟诚与实而已,是岂有一毫伪心一毫虚语哉?
金石之坚,如蓍龟之信,此诚天下长久可恃之理也。
虚伪者,诚何人哉?
听其言甚美,观其貌甚庄,其口才辨给而甚吝,其心谋则婉曲叵测,然其志则无不私也,无不欲也。
心劳日拙,动见肺肝欲以欺人,且将自欺矣。
其于尊君亲上,建功立业,臣知其必不可保也。
居仁由义以为道,正心诚意以为学,儒者以斯道斯学为己任未尝不诚且实也。
使见彼之虚与伪,亦甚恶而攻之,何者
诚恐近似而累其户庭
陛下天纵聪明晓然诚实者之可恃,而虚伪者之可嫉也。
苟得道学之诚且实者而用之,岂不比隆盛世乎?
故凡道学固本于诚且实,奈何多为窃道之名,以沽名媒利者所累。
上之人辨形察迹,率不复用,谓若可以少革矣。
然疑过当贤者退伏玉石俱焚
今其虚伪之徒,反自煽于在下议论,乃犹有可虑者,党与密谋,将有以国论讪谤横起,将有以众心
歛形匿色,而怀乘间投隙之奸,内合外连,而有指天誓日之愤,此其志甚不小也。
岂惟清朝之累,而道学诸君子亦因之而为累,诚非诚实者之所乐闻。
议论未一,盖莫甚于此矣。
夫人心最易摇也,况人主好恶哉。
唐太宗尝曰:「人主一心,而攻之者众」。
陛下深居九重苟非卓然自有坚确之见,断不可易,臣恐日复一日岁复一岁,如所谓虚伪假托之徒,必将多端百计,候罅伺隙,以攻陛下之心。
道学之诚且实者,同归废弃,而不得复用于世矣。
其说一售,其计一行,如溃痈疽,如决堤防,其为祸害,庸有已也,可不畏哉!
中庸》、《大学》,岂非格言存诚务实岂非吉士
惟其兼收并蓄,务广户庭归斯受之,反为所累。
论久则定,事覈则明诚实者固难混弃,而虚伪强为簧鼓
臣愿陛下今日议论既已深求诚实可恃虚伪之可嫉,坚持此说,力守此见,理到之议论勿变勿易,道学诚实勿惑勿疑。
宰执台谏侍从,皆所以维持轩轾议论者也。
自此或小不审,舍其诚实一用虚伪之党而为之,则议论即变于上矣。
周行百执事,皆视听议论者也。
自此或小下审,舍其诚实一用虚伪之党而为之,则议论即变于下矣。
陛下详加谨择,多为审辨,凡除授之际,使诚实幸得见用,而虚伪断无间之可入,则陛下斯可高枕而卧矣。
臣故曰,坚守今日议论者,此也。
陛下傥采臣言,以坚圣志,历千百年而守之常如一日,则人才可用,议论可一,天下之事斯可以有为矣。
人才趋事赴功者,岂无足以陛下用;
道学之诚且实者,亦何负于陛下哉?
臣一清光万里而去,贪恋圣恩有怀欲吐,一则恐以循嘿而坏有志人才一则恐以虚伪而伤诚实道学
独以一劄,专以二说陛下献,少效臣子爱君之忠。
其他细务琐说不复以渎天听,惟圣慈财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