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自治之策 南宋 · 赵汝愚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四、《宋赵忠定奏议》卷二、《右编》卷二七
疏贱无取,误蒙陛下恩私,选自诸生擢登禁路非惟宠禄,且将泽及子孙致命捐躯,誓难图报
念国靖康之难同姓一时俱北行者,盖数千人
然则家国之事,臣实义同休戚,今身虽在远,苟可以涓尘之益者,诚不当畏避蓄缩,以疏远自疑也,惟陛下留神幸甚
臣伏去岁夏中传闻北虏还归本土,缘臣僻居海角无从询问虏中事体
臣仰惟陛下英明独运威略如神,多士盈庭算无遗策使臣空竭肺腑何补毫芒
但以世受国恩不无私忧过计
窃谓虏情难测未可轻言,迹其盗据幽、燕比年似亦安静,今乃无故妄动其间必有深谋
或者谓其嫡庶不分兄弟争立,虏酋牵制不断,将分国而王之。
赵武灵王既立少子,而复爱长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而身及于难;
单于争立,而其国遂衰。
设如或者之言,在彼诚为失策
然臣窃闻虏酋既老,而常有敬慕太上皇帝之心,故筑宫仁寿为名,久欲传授之事。
使其复爱长子,欲裂土而封之,亦惟下一纸之令,则其事即日可定矣。
何至舍其已成之业,而犯众情之所难
中原奥区,而退伏绝漠苦寒之地,彼又岂不陛下卧薪尝胆,志在规恢胡为远自遁藏,深形退屈
兵法有进无退,义岂其然!
臣谓朝廷正当深察其情,而思所以待之之策,未可直谓其施为悖谬,而遂有轻视强敌之心也。
臣辄不量浅陋,伏而思之,而得三说:其一,臣昨在吏部时,闻虏人长子许王者,强暴不仁,专好武事,志在倾夺将为乱阶
臣始闻之,常私窃喜,其间亦有谓不然者。
今臣之所治虽在南方,而官吏之中多北来人士其间亦有久在淮南熟知淮北事体者,皆言其人强忍坚志,素蓄奸谋接纳雄豪收采时誉,常至沿淮措置边事,皆乘驿奔驰,飙去倏来,人不知为虏之子也。
且谓其人不死,必能大为边患,使虏人自为计,委之南据汴都,授以偏师,用为藩屏,则国家将倍劳戍守边境未易得安,而虏酋在燕以重势临之,彼亦安能篡夺
今若阴使其父归伏旧巢,察其奸心用志颇小,其人盖将挟君父之势,间兄弟之情,乘北方士马之强,为并吞其国之举。
发迟祸大,可为深忧
其二,虏人自得以来,盖常以北方根本
汉高祖项籍转战荥阳、京索间,而以关中根本
安禄山盗据洛阳,而以范阳根本之类是也
窃料虏人三世篡夺不能不过为堤备,今将立其少子,而恐或者其后也,故以其身退居根本之地,而压之以重势,俟其少定,徐议后图
然则一时之计,虽若烦劳,恐其因事制宜,亦未为深失也。
臣又闻方逆亮时,剪灭宗室完颜氏多死者,独今虏酋佯为有疾退居远郡,若无能为一旦乘逆亮之动,取其国如探囊,逮其僭据许时,亦绝不边事
臣观其人,似亦非轻举妄动者,盖恐其间必自有说也。
其三,或者疑其曩时篡弑皆在巳年,今兹北迁将为厌胜
然自虏酋得国,今已二十馀年,盖尝历癸巳之岁矣,未闻有厌胜之事,何也?
大抵人之常情安土重迁吉凶悔吝,皆生乎动。
诚使虏人无故妄动,别无他谋,而违逆众情劳役百姓中原父老,固已不堪其扰矣。
又闻其随行奴婢甚有逋逃去岁苦寒人畜多死,如是不已,孰不怨嗟
窃恐其间将有豪杰之士如晋石勒、刘聪之徒,乘间俟隙倔起自奋,弱则请服,强则自固,亦将重烦朝廷经理也。
臣窃料虏情,为是三说详观事势朕兆已萌,远不踰三年,近或止期岁事机一发利害万端不审陛下万机之馀,亦尝深念及此否?
孟子曰:「国家閒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臣观自古敌国相对,常苦难得閒暇之时,惟其预备无事之先,故能患至而无恐。
臣谓朝廷及今閒暇,当亟图所以自治之策,不宜视同常务,使有后时之悔也。
臣观自古国之治乱、兵之强弱,全在得人然则搜选人材,最为当急务练兵理财,盖又次之
陛下圣意忧勤,盍思一旦用兵之计,自东徂西凡备敌者几处,为总帅者当用几人,将佐中素威望可以独当一面者几人,幕府宾赞能知兵家事体缓急可以济务者几人。
兵法曰:「兴师十万,出征千里」。
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陛下恭俭焦劳内帑所储者可支几岁
自古兵连祸结,亦岂可岁月计哉!
惟昔辛巳之役,上天垂祐,逆亮伏诛甲申之役虏人实有厌兵之意,故兵才及境,不数月而遂解,要不可以是为准也。
臣观自古用兵不计胜负惟能持久者终成帝业陛下复料今日兵将财力事势,能以持久而不困乎?
若曰祖宗德泽感人甚深,中原故老常有讴吟思汉之意,一旦北方有变,必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
朝廷破竹之势中原遂可传檄而定矣,初不待岁月久也
臣仰惟陛下自即尊位于今二十馀年,盛德美意日新一日,是宜上符天道下顺人情克复之期,不俟再举
然臣犹谓取诸己者可信,而责于人者难期,正须朝廷国势安彊,然后豪杰可收为用。
若昔晋、宋之际,盖无日不望中原豪杰之助也,然计其功效,终成画饼故臣惟愿陛下勤于自治而已
兵法又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又曰:「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又曰:「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
今酋虏北徙国人既知之矣,然其所北徙之意,朝廷犹未能深得其情,是则诸将用间不密之过。
臣闻昔杨存中绍兴诸将中最为不及,然其设心措意犹是向公。
李显忠辈方得罪秦桧弃置闲废之中,存中为之倾赀结纳,故能卒收其用。
臣闻存中每遣间谍,辄委之数万缗,恣其所往,皆数年而后归,故能深得虏人情状
今之诸将,孰可任此!
臣愚伏望陛下内则亲诏大臣,选群材以备政事
外则密谕将帅,厚遣间以觇敌情
至于近边移戍、修城,凡动人耳目之事,皆可少缓而弗为。
虏人所欲岁币,亦宜如数遣发不必与之深较。
严戒边吏毋得轻辄生事,俾其安意肆志不复以我为疑,然后养威蓄锐,而徐观其变,则庶几其可图矣。
僭越狂妄冒渎天威不任皇惧待罪之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