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承奉郎孙君行1169年 南宋 · 沈焕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八、《定川遗书》卷一、《烛湖集》附编卷下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先生姓孙讳介字不朋馀姚人也。
于县之烛溪湖号雪斋野人里人尊之为先生
七世祖当五代时睦州徙家
曾祖亮。
祖政,生四子伯子升,仲子什,叔子充季子全。
先生叔氏子,其季无子,伯父命为子。
家世力田
伯父浮屠,持其戒甚苦,而识趣不凡
间就儒生习《论语》、《孟子》、《诗》、《礼》,辄通大义慨然蕲变其家为儒,集犹子亲授训传饬厉严明
于是先生之兄畴寿朋,少凝远伟志言动规矩称伯父意。
龙图阁学士尚书胡公沂周伯之父定翁先生名宗伋字浚明,方以学行讲授闾里
伯父寿朋诸季负笈依其门,尝有家问督寿朋立志刚远,慕先圣暑毋昼寝群居起敬,忌苟同俗,且曰:「汝前报吾苟且学作文字
君子无一忘敬,荀且何等语?
不得复尔」。
寿朋学勇进,矜式后来
长者相会曰:「万金可有,孙寿朋不易得也」。
寿朋早没,先生孤童自立学成,益光先生之学。
本末有序始终可考。
以先圣为师,著《日拜先圣文》,永感悲思
每旦诵《孝经一通,著《日诵孝经赋》。
不惑佛老不谄鬼神不好禨祥不事方术不信阴阳地理之书,著《卜葬说》。
司马温国公未尝妄语
追念伯父思望兴门户之意,伯兄提携教育之恩,言辄流涕
讳日祭祀歔欷哀泣终老不懈
箪瓢不给粢盛洁芳,薄荐必斋,衡茅不补而茔屋缮葺茂林勿剪
敦念族属平心正气且教且劝,虔而严惮焉。
少尚忠义,有忧当世心。
弱冠寓林疃,闻徽宗崩,北望大恸,情发于诗,末云:「常愿吾皇不共天」。
閒语中原旧事扼腕顿足愤激,作《默祷六言》,无一日敢忘君。
以天下为己任,但申幺么之私,远冀明昌之寝,其壮烈如此
幼学定翁
定翁没,持心丧,编其嘉言善行曰《胡氏贤训》。
每诵其德,忧思感怆如其伯父伯兄
夫人大伦亲也,君也,师也,三者随力之所及,此非古之所谓躬行君子乎!
年七十,仿程公太中自为墓志
前卒一岁季子奉安车丞海陵神气莹澈肤泽不黧,乐饮剧谈庞眉皓然
人谓难老,而先生自言「吾日月近矣」,为诗往往多诀别语
十一月朔扶杖先圣画像,泣曰:「今而后不复得事先圣矣」。
自是卧疾不能兴。
改岁之旦,意少适,取琴鼓之曰:「吾其遂与琴别乎」?
越二十六日疾甚诸子泣进,曰:「吾方澄心静卧,勿乱我」。
明日熟寝,觉犹进粥。
其夜复煮药,屡请不答。
将旦,命诸子扶坐,正色曰:「圣人五十知天命
吾七十五矣,胡使我不知命,为畏死恋生者乎」?
曾子易箦一章及《庄子虫臂鼠肝语,琅然不差
移时病革,绝复苏命酌一卮,手自持饮。
饮竟曰:「姑退,尚少延也」。
熟寝,觉复起坐,曰:「吾无馀念,独二孙未名」。
二孙命之名而目诸子曰:「善教之」。
则微笑曰:「吾真无可言矣」。
命旋席向,仍寝。
晡时县长官主簿问疾举手别曰:「气尽则止,愿加爱焉」。
日暮,气寖微,遂终官舍淳熙十五年戊申正月甲子也。
呜呼
先生死生之变,可以平生之学,信本末始终不诬矣。
初有田三十亩,娶同县张氏,得奁资十亩
伏腊不赡,常寄食授书助给。
中年三儿浸长,谢主人归训家塾
久之大困,丧其土田,然犹损衣辍食周旋姻亲之急。
不事请谒不营锥刀,忍穷如铁石,非其义馈之不受
为子求妇皆故人寒士之女,曰:「吾方以礼训吾家,使妇挟富,则闺门何观?
不如两穷之相安也」。
诸子有过挞罚不少假。
子妇诸孙下逮仆妾进退有时少长就列凛如也。
平居恺悌慈恕恩意浃洽
使人必知其劳苦察视寒煖饥饱尽其情。
家政细事,薄物动有绳约,独米盐出入用费盈缩告事而已,不苛诘责
未尝与人为怨,闻一善记录称道不置,终不及人之恶。
其教学者恳恳如己子。
家贫无书,自诸正义诸子书、《战国策》、西汉南北隋唐五代史、百氏文集异闻杂说手钞,或删其要语楷书细字无点画稍惰。
年四十馀,不事科举晦迹不入都邑者三十馀年。
随季就养所至谢客澹然翻书自娱诗文数十卷号《雪斋野语》,皆有德者之言也。
年七十,逢寿圣庆恩,补承务郎
二年高宗再庆,进承奉郎
终之年九月辛酉归葬南烛溪湖之滨潘山之坞。
三子应求乡贡进士
应符
应时文林郎泰州海陵县丞。
一人,未嫁而夭。
孙男祖祐、祖诒,孙女五人皆幼。
焕尉上虞,始识先生季子,见其资端而秀发知非改过,起而问其原委,乃谓予曰:「吾伯祖吾家儒学之端,吾伯父植立为儒之业,今我父指前人诲我恐恐然未知不负也」。
甲辰岁始得拜先生床下阔略行辈贬损名德,进焕而教之,视其貌如野鹤孤云洒然不受世之尘也。
察其意慊然未始自足讲学进德毙而后已也。
听其言如五谷之饱人,浸浸手足服礼耳目端静使人不能自已也。
使稍见之用,趋死不顾利害去就白首耆艾喟然众心,谁能屈之。
惜也时命大缪,成于其身,善于其家,达于乡而奋发后昆为尔
诸孤将请于晦翁朱先生铭其墓,不鄙焕,委状其行,遂次第书之为状。
八月十四日从政郎、充两浙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沈焕谨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