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净慈寺1176年 南宋 · 沈焕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奉化县治之西六十里有佛宫焉,按图志唐乾符六年所建。
有故籍,又谓始于石晋天福五年,他无考證。
天福庚子逆数而上,适周一甲子图经流传不应无据
院初号仁王,其锡名净慈者,本朝治平二年也。
淳熙戊申,里之父老于州曰:「净慈为刹,实明、越、天台三郡田夫野妇远近老稚奔走徼福之地。
无常产而地少,朝晡蔬之供未始告匮者,实赖山王阴率潜化,若有人从空中告语相劝导者。
米、豆布帛丝麻薪炭菜果随阙而应,不求自至,倾瓮倒囊负担挟箧,牵联号呼累累而来,舍其有而求所欲,无不响答
比年丈室行业不孚祷祝弗应,里多疵疠人心累惊。
愿更择有道行者居之,以妥山灵加惠一方」。
邦君吏部侍郎岳公从之,悉召州之名刹育王、天童而下十有六主首,俾通选一人,得今住持师宏,临江人嗣法佛照禅师
始至,周视庭宇喟叹荒芜众相毕力支倾补罅,规恢隘陋
期月百堵徐兴法堂清严以祇演佛事僧堂奥敞以休处朋徒,且过接待之寮,辟而新之,以安适来者
度僧有库,会浴有室钟鱼震响草木葱茂丛林规制大略具体
宏师以书来乞记其事。
余观人之一心精诚所达,虽天高地厚豚鱼细微金石无情有感必通,况数椽之兴废乎!
是心苟存鬼神其相之矣。
虽然天下之事其将也,责于己,求于心;
其将坏也,听诸神,归诸天古今一轨
宏师能充此心不倦,则道俗丕应兴起法席,盖未艾也。
不然,徒日燃熏瀹供而神不我孚,吾恐山王去之远矣。
书以遗之,使刻之山中
若夫自汉以后佛法中国四民风靡,竞求福利,上之人往往倡导之,其来已久,岂特一净慈而已哉!
民生不及三代远甚,其本安在
宏师不求余言,姑置勿道,独识其所振作颓废之概如此
绍熙改元八月记。
按:《定川遗书》卷一。又见明抄本四明文献考》三○○页,《四明续志》卷一一,光绪奉化县志》卷一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