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三)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四八、《象山集》卷二四
问:异端之说,自周以前不见传记
后世所同信其为夫子之言而无疑者,惟《春秋》、《十翼》、《论语》、《孝经》与《戴记》、《中庸》、《大学》等篇。
论语》有「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之说,然不所谓异端者果何所指。
孟子乃始杨、墨,辟许行,辟告子后人杨、墨等为异端孟子之书亦不目异端
不知夫子所谓异端者果何等耶?
论语》有曰:「乡原,德之贼也」。
孟子》亦屡言乡原之害。
乡原者,岂夫子所谓异端耶?
果谓此等,则非止乡原而已也,其他亦有可得而推知者乎?
孟子之后,以儒称于当世者,荀卿扬雄王通韩愈四子最著。
荀子》有《非十二子篇》,子思孟轲与焉。
荀子孟子未远,观其言,甚尊孔子,严王霸之辨,隆师隆礼,则其学有所传,亦自孔氏者也。
而乃非子思、孟轲,何耶?
至言子夏子游子张,又皆斥以贱儒
其所师者果何人
而所传者果何道耶?
其所排子思、孟轲子夏子游子张者,果皆出其私意私说,而举无足稽耶?
抑亦有当考而论之者耶?
老、庄后世所谓异端者。
传记所载,老子盖出于夫子之前然不夫子有辟之之说。
孟子不辟老子,独杨朱之学,考其源流,则出于老氏,然亦不知孟子之辞略不及老氏,何耶?
扬子始言「老子槌提仁义绝灭礼乐,吾无取焉耳」,然又有取于其言道德
韩愈作《原道》,始力排老子之言道德
佛入中国,在扬子之后
其事与其入中国始于汉,其道之行乎中国始于梁,至唐而盛。
韩愈辟之甚力,而不能胜。
王通则又浑三家之学,而无所讥贬
浮屠老氏之教,遂与儒学鼎列天下天下奔走而乡之者盖在彼而不在此也。
愚民祸福归乡之者佛老等,以其道而收罗天下英杰者,则又不在于老而在于佛。
故近大儒有曰「昔之入人也,因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谓佛氏之学也。
百家天下,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此庄子所以有彼是相非之说也。
要之天下之理,唯一而已
彼其所以交攻相非,而莫之统一者无乃至于一是之地而然耶?
抑亦是非固自有定,而惑者不可必其解,蔽者不可必其开,而道之行不行,亦有时与命而然耶?
固非初学之所敢轻议,而标的所在志愿所向,则亦不可不早辨而素定之也。
故愿与诸君熟论而深订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