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与陈教授 其二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三五、《象山集》卷八
奉教墨,窃知平籴之议,莫逆幕中二君子之心,已遂闻于仓台仓台亦既惠许之矣。
坐此霖霪,稼之最良者又有仆泥自萌之患。
若此不止,大妨收穫,稼必重伤,民必重困,此策无所施矣。
山间今来稍有霁色极为之喜。
方取纸欲以卒请,白云又复如拥雪,向之久于是山者,以为晴云固有如此者,特未可必耳。
万一仍雨不解,其贻有位者之忧不细矣。
尚凭诸君子之力,出秋阳以廓此氛曀山林之人亦庶几一饱之适
若得善穫,必有可籴,而米之多少,则继为之请,当非所靳,第支钱于金溪,则恐不可耳。
金溪素无仓台钱米向来陆仓以岁歉,捐二千缗委巩主簿熟乡籴二千硕,为来岁赈济之备。
次年所用不多,馀者储于县前仓。
前岁山所社仓,已支八百硕矣。
递年仓台赈恤,皆取诸此,所存料亦无几。
金溪年来极窘于版帐积负前此苏宰又重罹赵侯之困,贿谢供输大抵诛求无艺
如闻钱谷侈用颇多安得有见钱可支?
藉令有之,金溪负郭以西,率多旱乡,惟东西乡稍熟,政宜以责之县家自为和籴,以备来岁近郭之用。
仓台所乏者非钱也,傥得径就使台支官会见钱为便。
钱虽难于搫挈,尚可为便兑之计。
得官会,则尤为顺便,盖乡间商旅之路,可发泄也。
向来社仓,赵丈欲行之,移文郡县揭示衢要,累月无应之者
赵丈往往以询所善,或告之以此事全在得人苟非其人,不如勿为之愈。
建宁社仓,始于朱元晦魏元履,今诚得如陆梭山者为之,乃可久耳。
赵丈就令家兄之意,寻即遣人致书家兄报书许之。
既而某亦得赵丈书,虽愚意尚有未安,事业已行,又以其人权之,可以不败,亦只复书赞成其事。
今秋乃再散再敛矣。
见今仓台黄丈爱民之心不后于赵,故辄申其千一之虑,以为万一之补。
幕中二君子爱民之心不后于陈。
向来主管亦先辱梭山兄以书,意甚勤至。
其后山兄得以平籴法条五利,祈于请致。
仓使黄丈、陈干所复梭山兄书,并往一观,亦恐欲携呈仓使幕中二君子也。
向来赵丈文移甚简,今梭山兄拜留逐时书问以为根柢
主管书或呈似诸贤后,掷示为幸。
某已作禀劄达仓台,纸多不欲更续,切幸加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