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淳叟 其二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三一、《象山集》卷四
淳叟平日闻言辄喜遇事辄询,有听纳之体。
亲朋间未肯归以取善之实,岂似逆而顺情者喜听,而真实苦口者之未能无龃龉耶,抑从悦者多而改绎之未至也?
此虽据前日而论,然今亦未能无疑淳叟也。
秋试礼记》义破题诚佳,然或者所出题乃淳叟意旨,而作义者适尔投合
苟当于理,岂厌其同?
不稽诸理而苟异以求致益之名,则固非也。
场屋之弊固久,然有志者持文衡,将此理是责。
谓彼善于此则可,谓理固如此,则不知言甚矣。
申公曰「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今曰「道不在多言,学贵乎自得」。
明理者观之,二语之间,其病昭矣。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非不力行也。
往也使人让灶让席;
其反也,人与之争灶争席杨子非不自得也。
二氏不至多言,而为异端
侍侧夫子无言,可也
杨、墨交乱告子许行之徒,又各以其说肆行天下,则孟子之辨岂得已哉?
或默或语,各有攸当。
以言餂人,以不言餂人,均为穿窬之类。
夫子之于颜子,盖博之以文。
博学于文,岂害自得
颛臾不必伐,卫政之必正名冉有季路不能无蔽,夫子不得不申言之。
夷之、陈相告子之徒,必执其说以害正理,则孟子与之反覆不得不致其详。
必曰不在多言,问之弗知弗措,辨之弗明弗措,皆可削也。
自得说本孟子,而当世称其好辨
自谓博学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中庸》固言力行而在学问思辨之后,今淳叟所取自得力行之说,与《中庸》、《孟子》之旨异矣。
仁智信直勇刚,皆可以力行,皆可以自得,然好之而好学,则各有所蔽。
倚于一说一行玩之,孰无其味?
不考诸其正,则人各以其私说傅于近似言者岂有穷已哉?
淳叟气禀固自有异于人者。
往时朋旧相亲,鲜不服粹和醇美以为无疵
淳叟心往往有不敢自欺者,求他人之明,如淳叟之心不可欺,则亦鲜矣。
至如晚寝早作躬亲细事筋力日强精神日敏,则自去冬以来其效甚著,纵有荒怠勉之斯复。
所不足者,恐不独是也
麟之侄近颇精进论事尽有根据
至如淳叟,辄欲以一言断之,此亦是其病处,固尝辟之矣。
然在淳叟不可不察。
宏父德器言论,皆有馀味,诚有其仁,亦焉用佞?
光明所烛,波澜所及不已学者,当有充长之验。
大禹之圣,闻「在知人、在安民」之言,则吁而致其问。
仁有所未宏,智有所未足,勇有所未至,而欲敛自安于「弑父与君亦不从也」之列,则亦偷矣。
馆学之官,非宰比,能勉以进,无苟自安,则吾道有望
道之异端,人之异志古书之正伪,固不易辨,然理之在天下,至不可诬也。
志于学者,亦岂得不任其责?
如射者之于的,虽未能遽中,岂得而不志于是哉?
先圣之道,辟邪说,放淫辞于今当有任其责者。
多言是病,此公孙弘禁民挟弓弩之策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