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诸葛诚之 其一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三一、《象山集》卷四
诚之嗜学甚笃,又有筋力朋友间尤所赖者。
讯后曾与淳叟款曲否?
既见其过,义不宜默。
承谕惟知顿身规矩准绳中,而痛锄狂妄之根。
诚使心不狂妄,而身中规矩准绳不亦善乎?
纵未能如此,但狂妄日减日就规矩准绳,日以纯熟,亦为难得
诚之勤笃从事规矩准绳中,此亦其所长也,但不知所谓狂妄之根者果何如
何如而锄之?
不知下手锄时,便锄得去也无?
若锄得去,自后却遂无此矣,为复此根非若草木之根,一锄去后便无,虽锄得去,又复生耶?
为复虽锄之而不能尽去之耶?
不知狂妄之根,与常人同,不与常人同?
素来有此,是后来起得?
后来起得,却是因何而起?
凡此皆当辨明
诚之愧惕者,为复只是狂妄未息未中规矩准绳愧惕
为复别有未足处后愧惕
为复二者兼之
一节亦须明白
古人不自满假,克自抑畏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取善求益,如恐不及者,乃其践履之常也。
诚若此者,非如桎梏陷阱然也。
中庸》言「恐惧其所不闻」,而《大学》言「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此其辩也。
讲学无穷,然须头分明,方可讲辩
自交糊涂,则须理会得交糊涂分明,方可讲辩
杨朱墨翟老、庄申、韩,其道虽不正,其说自分明
若是分明,虽不是亦可商确理会
大抵讲学有同道中鞭策切磨者,有道不同相与明者
孟子杨、墨告子辩,此是道不同而与之辩明者也。
如舜、禹、益、皋陶相与都俞吁咈夫子颜渊仲弓闵子骞相与问答,是同道发明浸灌鞭策切磨者也。
子夏子游论门小子子张子夏之言交道,虽同师夫子,各有所得,亦是有同处
当时子夏子游子张各知其有不同,乃有商量处,纵未能会通,亦各自分明
若更要理会尽不糊涂,承合并之期不远,且欲得诚之自理会得头项分明庶几相见有可理会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