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施舍曾子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
士有所到之相远君子何以同之?
曰:同之以其初者未害也。
其初何也?
其质也。
质之美者不异所养之有浅深,而所到之地不能不相远也。
君子拟人也,将以其初邪?
其所到之日邪?
其所到之日而略其初,是绝人也,是简天下之可为贤人君子者也。
以其初者而同之,使夫凡有所及皆知其质之可以自进,将一日同天下者无疑焉。
然则君子拟人也,亦何爱而不同哉?
孟子曰:「孟施舍曾子」。
曾子高流,吾尝同之矣。
施舍何如人哉,吾未之闻也。
以后世未闻之一夫,同夫孔门高弟孟子拟人亦过矣。
呜呼,坡嶷之初,乌知其不为配天后稷
童家之始,乌知其不为具体之颜氏?
故凡质之非薄非崄,而仅能无害者,有君子之所甚望也;
或有所不至,则其习也,非其真也。
是以君子之论,宁引之过高,而不敢谓其止于如是,盖亦惧夫人同之,则亦自以为我止于如是,而不敢夫人
孟子之于二子所以不定贤愚已分之后,必同于气质混然之初,皆君子之望夫人大也
不然,吾恐世之不多古人未必斯人之过,或者君子之论有以缩其敢为之志而已矣。
今夫荆轲聂政之徒,惟死之无忌,非施舍徒与
曾子之在圣门也,混然不见其表,茫乎不知畔岸,其分量之大、其涵养之深未易窥测也。
乎,吾见其与施舍不相似也。
然而理蔽于万殊,非见之定者不能一之,而曾子一之
可惧者莫三军若也,施舍不知惧,故吾以为此一不动心,彼亦一不动心而已矣。
若其所到之远近,则涵养浅深也。
呜呼,是质也,幸而圣人之徒施舍不幸不遇圣人者也。
其所不幸而求其初,则二子相去其间不能以寸也。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十室之人必有夫子
有其质而学问不加,兹所以夫子不能一二,而子圣人所甚惜也。
是故苟原其初而论之,则可以夫子不过一室而已
有其人可以曾子者,不必过乎施舍矣。
不然,则曾子所畏,即前日杖剑圣人者也;
为帝者之师,又前日俛首进履者也。
然则孰谓以施舍之质而不曾子之如哉?
惜乎其美质有馀,而学问不足也。
所以终于守气不如曾子守约也。
噫,扬雄之自比孟轲也,人皆过之,吾喜之;
诸葛亮之自比也,人皆与之,吾伤之。
自知其质之足以远到不自知其质之足以大有为也。
伤哉(下缺十字曾子,而止于也。《止斋论祖》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