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武备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古文集成》卷四三
有常言曰:兵者,治世之所讳也。
治世之士不言兵治世之民不执兵,变刀为犊,变剑为牛,变矛戟锄耰,变营垒畎亩凡鸟占云祲、金版六韬之书,皆束之高阁,使天下不复知有兵之名,然后足为至治之极。
呜呼何其不思之甚邪!
治世未尝好战也,亦未尝忘战也,虽未尝用兵也,亦未尝去兵也。
先王太平至治之世,严师徒,肃号令,谨阅习所以销患无形保治无极曷尝以兵为讳哉?
且虞周之时为治邪?
为乱邪?
虽甚愚者,知其为至治也
舜当至治之时,固可以忘战而去兵矣,然典、谟所书,在内则明射侯以为教养之术,在外奋武以为备禦之防,汲汲惟恐兵之未练,固未闻其以兵为讳也。
武王之时为治邪?
为乱邪?
虽甚愚者亦知其为至治也
王当至治之时,固可以忘战而去兵矣,然司马所掌,于则有振旅茇舍之名,于则有治兵大阅之法,汲汲惟恐兵之未练,固不闻其以兵为讳也。
舜之备既具,固可以鼓琴咏南风之诗;
武王之备既具,固可以建櫜而奏戢戈之颂。
人见其鼓琴之逸,而不知其为备如此之劳也,遂以为舜之治尽于鼓琴
人见其建櫜之易,而不知其为备如此之难也,遂以为武王之治尽于建櫜
使鼓琴可以尽舜之治,则房琯之惑董廷兰何为陈涛之败邪?
使建櫜可以武王之治,则始皇之铸金人十二何为有胜、广之乱邪?
鼓琴一也,舜则可以则不可者,有备无备之分耳;
建櫜一也,武王可以始皇则不可者,有备无备之分耳。
房琯不善学舜者也,始皇不善武王者也。
至于是,孰谓练兵严备太平先务也?
愚故曰:兵者,非治世之所讳者也。
大抵销兵不足以销兵,惟治兵乃可销兵
偃武不足以偃武,惟讲武乃可偃武
人徒文帝结和比邻烟火万里以为偃武之功也,殊不知文帝所以此者,以有细柳棘门之备而已
人徒章帝儒馆献歌戎亭虚堠,以为偃武之功也,殊不知帝所以致此者,以有金城戍边之备而已
人徒太宗四夷冠带胡越一家以为偃武之功也,殊不知太宗所以此者,以有殿廷习射之备而已
晋武帝平吴之后可谓治矣,恃其治而撤去州郡之备,终致五胡之乱,岂非忘战之害乎?
玄宗开元之后可谓治矣,恃其治而撤去中国之备,终致禄山之乱,岂非忘战之害乎?
德宗兴元之后可谓治矣,恃其治而撤去河朔之备,终致藩镇之乱岂非忘战之害乎?
由是观之,销兵所以召兵,阅武所以偃武,其理甚明,无足疑者。
然则人君无事之时,其可不先事之备乎?
抑尝谓众人之所轻,乃明君之所重;
众人所后,乃明君之所先。
开阖操纵之权,固非常情之能窥测也。
何以知之?
光武之事知之。
用兵之际,众人之所重者骑射也,所轻者《诗》、《书》也,光武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于战马扰攘之中而笃仁礼乐之用,轻人之所重,重人之所轻,非有先物之几,孰能与于此乎?
偃兵之际,众人之所先者,文事也,所后者武备也。
光武乃疏筑亭障脩明烽燧,于宴安閒暇之中,而严守禦捍防之备。
众人之所先,先众人所后,非有先物之几,孰能与于此乎?
天下尚武,吾独示之以文;
天下尚文,吾独抗之以武。
一弛一张与时推移
彼见其胜敌谓之勇,见其治国谓之柔,是皆刻舟胶柱而求其迹者也,乌足以知光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