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七圣 其七 周公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
武王之封武庚也,存商之仁也。
固存商之仁也,亦安周之心也。
以人之臣,虐其君而取其天下,虽盛德,民之不疑者盖寡。
而重弃其孤,剪焉其族而覆之祀,民心之疑不解矣。
民疑而不解天下不可居也,故夫武庚,亦安周也。
吾行仁而不失自安之道,武王之计得矣,而周公从而杀之。
周公之杀武庚,非武王之意也,圣人之为,不如是其甚也。
兄杀其弟,父杀其子,人则曰:吾固疑其弗利于商也,其号曰存之,而固将徐绝之也。
武王之继商,不情也,周公一诛而被武王不情之名,则周公之心岂安
呜呼
周公之诛管叔,其何以谢天下欤?
管叔非叛周也,叛周公也,武庚则叛周也,非叛周公也。
管叔之罪私,而武庚之祸大。
武庚蓄未逞之谋而发于之隙,管叔不胜其忿,以成武庚犄角之势,则周公之致辟于武庚而宽管叔之诛也似可,何至于戕其兄?
呜呼
周公之诛管叔,其以谢天下也。
武庚,叛也,管叔,亦叛也,周公而施于武庚,而置管叔,是情屈于亲而法独行于雠也。
叛均而罚异则天下偏周公之刑矣。
周公之刑,则不武王者,管叔不忍杀也,是故周公宁忍于管叔
周公而犹忍于管叔,则非甚武庚矣。
天下无甚周公之辞,而后无疑武王之心,故周公能以其身犯戕兄之不祥,亦不累其君父,以弗利商之谤。
悲夫,其仁于君父也夫
昔者帝舜四凶人,而封其欲杀己之弟,而天下咸服。
石碏州吁,而及其子厚君子曰义。
盖象不济四凶之恶,则可以私;
厚与州吁之谋,则石碏不得不公也。
由此观之,管叔无连商之罪,则周公亦可以无诛。
吁!
管叔之无连商而可以无诛,周公欲也。
虽然,吾亦悲周公未有以处武庚(《十先生奥论注》后集卷五。又见同书前集卷五,《新刊诸儒奥论策统宗》前集卷一、二、三。)
又:原脱,据「又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