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嘉邸进读艺祖通鉴节略序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止斋先生文集》卷四○、建隆编、《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二○、《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八
本朝国书有日历,有实录,有正史,有会要,有敕令,有御集,又有百司专行指挥、典故之类。
三朝以上,又有宝训,而百家小说、私史,与士大夫行状、志铭之类,不可胜纪。
李焘作《续通鉴》,起建隆元年,尽靖康元年,而一代之书,萃见于此,可谓备矣!
然篇帙浩繁,文字重并,未为成书,难以观览。
今略依汉司马迁年表、大事记、温公司马光《稽古录》,与《举要》,撮取其要,系以年月,其上谱将相大臣除罢,而记其政事因革于下方。
夫学之为王者事,非若书生务多而求博。
虽章句言语,皆不忍舍也。
诚能考大臣之除罢,而识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
考政事之因革,而识取士养民治军理财之方,其后治乱成败,效出于此,斯足以成孝敬,广聪明矣。
故今所节略《通鉴》,如群臣奏疏,与其他言行,与一时诰令,出于代言之臣,苟非关于当年治道之大端,即不抄录;
或见于它书,实系治体,不可不闻,而《通鉴》偶遗,即据某书添入。
至于《通鉴》登载,万一有小小违误,亦略附著其说于下;
若夫列圣深仁厚泽,垂裕后人,传之万世,尤当循守者,必为之论。
但存本指,不加文采,深有冀于省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