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朱文昭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止斋先生文集》卷三五、《平阳县志》卷七九
书问阔疏,未有似此别者。
然得之往来人,知读书著文不休,亦足慰释。
披所贶字帖,具审所论撰不少,其意若欲续史家之绪,又极忻快,未得即观,遥想增气耳。
某穷日益甚,意思却不销沮。
年来反覆古者与论当世之务,颇觉向者卤莽。
思得故人共论此,往往隔阻,每一上心,于邑移日。
近到东阳吕著作墓,又迫蕃叟弟葬先叔,匆匆遄归,疲顿不少。
且复休养几时,或能乘此暇日,访我仙岩之下,何啻百纸相煖耶?
西汉士大夫深厚,其季奸臣擅国,群盗窃号,而名卿大夫择君而事之,于是中兴光武规摹窄狭,而士气薄矣。
晚来名节之盛,要是衰俗,一举不胜,散为吴、魏之役,率多喜功自见。
其不肯叛去者,南阳一辈耳。
往时尝说西汉无节义,东汉有节义,殆未深考。
孝章一变明光之政,汉祚遂微;
孝章诚可恨。
其不可裕后传远者,大抵明光之为也。
摄位,古丧礼也,苏氏引之未当。
周公诞保七年,岂是事例?
鲁隐当国,摄云者,传从其初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