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朝议大夫秘阁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三、《攻愧集》卷九九
绍兴七年有旨:「王勋召赴行在所」。
三十二年有旨:「王正己不畏强禦,节槩可称,三省详加访问,其人如在,可与甄录」。
寻召赴行在
二人父子也。
先是,公之父知湖州长兴县,有治声
高宗皇帝以广南舶政大弊,命二府大臣择士修洁者为之。
枢密沈公与求参政陈公与义以为荐。
既对,擢提举市舶,果以清裁著名
大疫夫妇继殁,贾胡哀之,率钱二百万为赙。
时才冠,固却之且曰:「吾父以廉直闻,吾虽贫旅,犹能负丧以归,不愧廉叔度也」。
闻者叹服以为是父而有是子。
公在海陵,当孝宗皇帝厉精之初,既有访问之宠,至淳熙元年诏求廉吏,以励末俗丞相叶公衡方在政府,以公辞赙事为称首又复召用。
呜呼
人亦有言,廉者士大夫之所当为古者在位节俭正直,故不以廉称
然考之《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说者曰:弊,断也。
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
然则成周盛时,亦以廉为难而况廉耻道丧之久?
惟王氏仍父子以廉显,父不究于用,而子卒为世名卿,皆自此发之,盛哉
旧名上字从「忄」从「真」,下字「言」,以避孝宗嫌名改焉字伯仁
旧字正之至今旧字行。
其先桐庐人六世祖仁镐仕吴越,为明州衙推,因家于鄞之桃源
曾祖,以学行乡里宗师,寔五先生之一也,以季子宗正少卿珩赠银青光禄大夫
祖玩,赠朝奉郎
提举也,终左朝散郎,赠金紫光禄大夫
母蔡氏、元氏、薛氏,赠武陵永宁普宁郡夫人
公蔡出也,事后母尤谨。
警悟少长益嗜书史
免丧,首以金紫遗泽长弟
少卿无恙,自欲任公,又请与季弟,必欲自取世科。
少卿谕勉再三,始授将仕郎
既而幡然曰:「仕行吾志,不负所学足矣何必尔」?
不复举业,而与信州王使君从相与通经考古,务为有用,至今二王桃源之望焉。
洪州丰城主簿,漕檄部纲。
方诣台受要束使者却谒,叱铃下卒迫遣。
不胜愤,遽乞休致,遂遭重劾
公处之如平时使者罢,乃免。
帅以公易理官,有寓公为时姻党,先与一富民有他憾,会冢舍瑞香花,以疑似诬之。
逮系郡狱,讽公文致其罪。
公證其无他,又忤帅意,竟称疾而去。
游宦之始,所立已然
归而攻苦食淡左图右书饘粥不继泊如也。
二年,始授婺州司法参军
诏举县令会稽郡王史公浩司封郎,以公姓名进,知泰州海陵县
张忠献公浚万弩手,官吏畏怖奔走恐后。
公独以邑民方脱兵火之酷,募既难,聚亦无用,陈利害以献。
旁观为之股栗,公亦谒告以俟。
忠献以书逊谢慰勉安职,人始公有守而叹忠献乐善也。
隆兴改元正月,对垂拱殿上意向纳,改宣教郎干办行在诸军粮料院
乾道二年,诏荐监司郡守丞相魏公杞琐闼,荐对祥曦殿权司农寺主簿
江阴军在任得旨沿江郡籍民为兵,防江守城,为大军声援
抗疏列上徒扰良民无益备禦七条
且言旧尝为山水寨骚动两淮竞进图册,谓得胜数十万。
完颜亮深入,乃无一人为用。
敌退,起焚官寺声言欲烧弃山水案牍,以绝后害,此最深切著明者。
以此罢,而他郡亦徒扰如公言
起知饶州,改严州,复改饶州
以事忤宪司,劾罢,主管台州崇道观
叶丞相之荐,除尚书吏部员外郎权右司郎官,遂为真
叶公去国,公亦遭论,再奉祠
严州,改婺州
内引奏事,尤加褒纳,至漏下数刻。
治婺数月,改荆湖北路转运判官移知湖州
半年罢,而版曹一全逋欠奏公两秩,不辩也。
又为外祠,除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议臣请行客贩钞盐。
浙西帅属胡庭直二广可否
公首贻书于胡,又奏其事。
还朝,尽变前说议臣亦駮公所陈。
金字牌踵至,必欲施行
不为屈,复辩析甚苦。
大略谓:「西路官卖诚非盐法之善。
科折有弊,尚可禁止
若客钞有亏无法可救漕计立见空匮
诸郡取办势必不胜弊而又变矣。
臣去替不远,计任内决可支吾,岂以利害及身,遂为诡随,以欺陛下」?
移公漕湖南,而议臣桂林,以庭直代公,且领盐事,行其
庭直身受其弊,以忧死。
既而公私告乏民不聊生
孝宗闻之震怒议臣严谴而法果变矣。
江西提刑易节江东,未到,改运判,又移淮南
职事修举,直宝文阁江东运判,俄除左司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借礼部尚书接送伴金国贺正使。
使者非仪,折傧者之踞肆无不耸服
太上皇帝践阼,赐金紫,迁宗正少卿
自以任子不当玉牒史事,力辞,改太府卿
丐外,除秘阁修撰江东提刑,俄改浙西
末疾求归,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祐观。
既再任。
绍熙五年八月乞致其事。
十月,以今上覃恩朝议大夫
庆元二年三月二日属疾,却药不进,翌日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八。
娶楼氏,徽猷阁直学士少师季女,封宜人
七年卒,赠恭人
子男五人:汲,洌,涣,皆蚤世
泽,文林郎,监绍兴府税务,潜,登仕郎
洌,出继少卿曾孙
六人文林郎镇江府金坛县延平陈大应,武节郎閤门舍人开封龟年,同郡楼錝,将仕郎延平陈仲绂,宣教郎、新提领建康府户部赡军酒库干办公事广汉张忠恕,其婿也。
一幼亡,今惟朱氏、楼氏二女在。
孙男八:颐之、颙之、𩔜之、显之、頔之、颉之、颖之、颢之。
一年颙之卒。
孙女五:长适同郡楼涤,次适昆陵张篪,馀未行。
曾孙男四:惟贤、惟寅、惟明、惟清。
女三,俱幼。
诸孙五月丙申奉公之丧合于恭人之墓,是为午岭之原。
公资不凡,而自力于学,多识前言往行晓畅事理
立身立朝,所守一定不可回夺
安义命。
祸福度外
则不上官之严,久益自强,虽压以大君之命,亦固执而明辩之
以此龃龉上下信服,亦以此踣而复振云。
平生惟是之行,视人所难,揆以古道,谓:「彼亦人也,吾何为不可」?
人骇其不易,而自处恬然,亦不以干名于时
广东一节,有孙伟奇甫者,知名士,自号七泽老渔,作《蒋周翰传》,具载始末
公尝刻于金紫碑阴,以彰先德,而削去辞赙数十言,则公岂干名者耶
未尝求合于人,而当世大贤相知甚众。
孝宗擢公于下僚,奖待尤渥。
淮南时,或言镇江军帅张诏不法,几中深文特命公竟其事。
公为辩明,止坐薄责
前此监司未有所部治事者,眷倚之意可知
中外践扬,终不得一禁近非命耶?
身退之后,闻朝论再起之,笑曰:「少欲挂衣冠,老乃强吾颜以进耶」?
风力素高,晚而益严,绝不可干以私。
剖符数郡,持节几半东南所至聚敛之政。
鞭扑之苛,不徒文法宾属,而有父教子弟之意。
荐举必公,按刺至寡,而端毅简默望风畏之。
及其即之也温,洞见肺腑一善可取,口之不置
臭味苟同忘年辈行与之倾倒风流韵度如晋名胜,又使人意也消。
藏书二万卷手抄为多,号「酌古居士」,又以名其堂。
诗文似其为人
少嗜山谷诗,造诣已深,为紫微王公洋所击赏
晚又以杜少陵、苏长公标准
石湖参政范公成大见公近诗,唶曰:「不惟降幡,殆将焚笔砚矣」。
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始孤,抚养弟妹,妹得所归,二弟教之有成
正功今为蕲州正民天邑
不肖晚出,以威姑之故,辱在亲党
省事以来,蒙诲予特异
比点朝行,闻公林泉甚适,梦寐欲侍巾屦
归而相得愈欢,以为不负我所期也。
剧谈痛饮,或连日不倦
人之云亡有识共叹,岂钥一夫之私!
哭之以诗曰:「槁梧谁共语,空断伯牙」。
呜呼
尚忍铭公也哉
铭曰:
士为民瞻,莫先于廉。
惟公父子持身特严。
不究用,子以是显。
终始一节百行俱善。
皇皇孝宗知公最深。
视公之心,如日斯临。
风裁日高,誉望日
三仕三已,踣而复起
毅焉而和,介焉而通。
老成典刑,今孰踰公?
人惜公归,公自谓晚。
一丘一壑,往而不返
我铭斯阡,匪哭其私。
繄尔后人,尚其似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