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雪窦山锦镜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八、《攻愧集》卷五七、开庆《四明续志》卷一一、《四明文献考》第三○三页、《四明山志》卷一
雪窦山天下
自下而升,既至绝顶,而地始平旷。
四山又环之,寺据正中气象雄秀
二水不知从来出山之两腋而会于前,径赴大壑峭石削立,险不可测
空落崖,飞雪千丈洞心骇目胜绝一方
此山之所以得名也。
繇古以来登览之士不知其几,眩于创见何暇拟议
绍兴甲子郡太守尚书莫公将来游,乃始妙意万象之表,谓水去太亟,属寺僧以田为池,使二流其中,宽纳而缓出之,则寺当少利。
有诗云:「能废千畦玉雪不妨飞练丹梯」。
读者韪之。
而四十馀年,十易主人,咸睥睨以为难。
淳熙十一年足庵鉴公禅师既至百废修举,取莫公之说斟酌之。
八月己未,遂兴畚锸
池深一寻,纵四百三十尺,广半之
筑堤南西,以便往来
因桥为闸,视水涨落而闭纵焉。
明年二月庚子池成漪涟拍堤渟濙如拭,千岩倒景空明相映道俗欣叹,见未曾有。
禽鱼下上,咸有喜色。
问名雪窗张武子良臣武子曰:「是所谓渊林锦镜者也」。
遂以「锦镜」名,而谓余记之。
不能阴阳家言,然通天一气耳,山如人之定形,水如人之脉络,或潴或泄,当适其中
池之未作也,水若建瓴,山之气与之俱逝而不留
及其既积,则淑灵之气得以扶舆磅礴于兹矣。
自今,其必有卓然超彻之士深藏若虚于此山,以振祖风者,岂惟而已哉!
曩尝一再游焉,间久不雨,水仅相续萧索轮囷固自不恶
积雨暴涨,则尤为壮伟可观,顾安得每每如许
及今过之,既坐亭上,徐彻三版水则大至怒涛迅雷凌驾震叠素蜺万数哮吼层出真天下之奇观也。
始惟见寒莎野卉纷骇相应少焉,觉两涯石壁亦为之低昂不已
此非亲至其上深矉而驻观者,不足以知此。
莫公止谓不妨飞雪之胜,不知此池之成,关机阖开大有功于瀑泉也。
足庵洞下心宗精鍊刻苦等慈接物法施不吝所向倾动缁白
数主废刹,皆立兴之。
壮年出力于此,以办众缘。
晚座道场,年踰八十。
适丁歉岁艰食之馀,他人支倾补坏犹惧不济,乃于谈笑间成此胜事
用钱百万,外不以诸人,内不以费诸帑,倾囊倒箧一力为之,信有大过人者。
是役也,僧德宣实相其事,妙有智思规画多出其手。
得信士单承亮割膏腴以补田之废,此池益可以久矣
故并书之,以告来者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