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环溪文集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九、《攻愧集》卷五二
无终穷,学无止法,自非圣人,谁能尽之
观志以至从心,犹有等级如此
学者于斯道,随造诣浅深用功多寡,如猎于山,渔于海,死而后已,犹不足以圣人蕴奥
环溪者,殆深而多者乎?
余少读《能改斋漫录》等书,而知有临川吴虎臣之名。
隆兴改元同年二吴:曰澥,曰镒,皆虎臣之族。
虎臣名曾,尝分严陵之符。
澥字德深,终太学录
镒字仲权,终湖南转运判官
三人者,皆博学多识,而善属文
晚岁投閒四明里中,有醴陵宰吴君琮来,一见知其佳士
与之接,从容杯酒间,亦是族也。
既别去,始得环溪之文一编玩味不置,又知醴陵乃其叔子分教澧阳时所刊,恨不及面与之商榷
既老还朝有名大礼者见余,自言奉其祖《环溪大全集》八卷,并以江右诸台请赐谥事闻于朝
钱丞相尝知抚州熟知其名,既以遗才为惜,欲于科目之外收岩穴之遗,而下有司,久未及报。
再见,泣以请曰:「大父著书满家,贫不能尽刻,先醴陵赍志以殁藐然孤孙,以其言行大略求伸身后,而事有未成,几无以归告两世丘垄」。
谓余于吴氏素有事契,求一序以传。
余曰:环溪不待序而传也。
笃志好古尽孝事亲,固已师表乡闾名闻京师
工部尚书何公异称之云:「《易璇玑明天自然终归人事几微之应;
《本制论》期黼黻王度,若以身周旋从事礼制乐作之末」。
虎臣云:「《通言》简不及陋,侈不及冗,事顺而意宏,辞严而理婉」。
仲权吏部云:「宋文人之文,唐诗人之诗,而汉经生学士之学也。
其书《通言云者,《法言》、《中说》类也」。
醴陵亦云:「学通五经,尤长于《易》、《礼》;
旁通百家,而游艺于文」。
观此四者,可以知其平生矣。
深于《易》,故三十而著《璇玑图论》;
深于《礼》,故又二年而著《周礼制图论》、《六官析微论》,皆传于世。
通言》最所注意名言善诱实惠后学,其曰「不为言之言,言立不朽」,又曰「之书无难读之文,无难之字」,此不易之论也。
而《通言未免为言,间亦有难读者
呜呼
其学早成进修自已,使天假之年,且将有不为言之言。
而寿止同于韩昌黎,为可叹也。
唐李愿等人
盘谷亦无闻于时,徒以序而传。
先生有馀,而环溪之窈而深,缭而曲,又岂减于盘谷
所歉于者,特余之文不足以发之耳。
江右秀士大礼其别图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