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汉宣帝常平仓 南宋 · 唐仲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五、《永乐大典》卷七五○七
汉宣帝兴于闾阎入纂大统生民疾苦,靡不周知
及亲万机励精政事选择良二千石布列郡国,若王成黄霸龚遂、召信臣之徒,率能劳徕流民劝课穑事
百姓安土时和岁丰,虽多百室以盈,然谷五钱农人少利。
五凤纪元之四年,大司农中丞寿昌言:「岁漕关东谷,厥费不资,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关东漕卒过半」。
天子可其奏。
于是近郡灌输上都大费既省而农无贱出之患。
寿昌遂请推广其法,筑仓边郡,谷贱则增价而籴,谷贵则减价而粜,名之曰常平仓,用俾农末兼利家给人足
天子嘉其功,遂下明诏寿昌关内侯,以答显庸
宜有翰墨登载本末,史阙未补,敢摭实而言曰:国之大本在民,人之大命在谷,谷甚贵病末,甚贱伤农,末病则人散,农伤则国贫。
为国者,必使人不离而农益劝。
有甚贵贱而君不理,则豪商富室操其赢赀,因民之不给,以牟百倍之利。
乐岁乘急贱收,凶年则固闭不出斯民反覆受弊,亡有已时,欲其安业不可得也。
将使利出一孔而民不困,莫若调其贵贱而御之以准,故管仲轻重之权,九合诸侯
范蠡计然之策破吴越;
李悝平籴之法,魏国富彊。
明效大验,可考不诬
惟汉受命传嗣七世务农振乏注意匪懈,今布令典章章具存,独常平之法未克举行
宣帝综核名实,吏称其职,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
寿昌以能商功利得幸于上,遂乃斟酌前人之法而用之,言听计行,为万世利。
若夫十雨五风年谷顺成千仓万箱充衍盈溢则是仓敛之以重,谷有所藏,民不告病
设或火旱水毁五谷不登,室如垂磬,民有饥色则是仓散之以轻,谷有所出,民不乏食
轻重歛散,各以其时,虽有金之贾,且不能徼利以困民,寿昌之蒙显赏不亦宜乎
尝试论之,天下大利,致之者圣也;
人臣良策,行之者君也。
宣帝在位十六年矣,数下恩泽诏书,遣使者循行郡国冠盖相望损膳省宰,减乐人使就农,假公田种食,弛池籞贫民所以周急困、慰元元便利百姓之道甚备
惠而不费,养而不穷未有常平仓之善者,繄谁之力哉?
寿昌建议之初,廷臣有吝一时烦费者,将沮其谋,惟决信不疑,卒能行良策而致大利则是仓之,实明断之力也。
呜呼,仁哉!
若夫筑治有所,蓄藏有数出纳有节籍在大农,兹得以略,姑记其为民之意示后人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