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汲黯 南宋 · 唐仲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二、《悦斋文钞》卷七
自古奸雄觊觎人之国家,不惧其土地之广,甲兵之众,而常惮其有仗节死难之士。
盖国之兴废,常系乎人心,而感激人心者,莫大忠义
理义,固人心之所同然也。
不幸而怯于势力强暴愤懑抑郁不能自奋,必有大过人者。
不回之操,以折凶虐之气,虽奸鈇逆鼎陈于前,甘心之而不悔,则匹妇孺子闻风而兴起,犹知扼腕不平,誓雪大耻而况壮士乎,况于君子乎!
国家之所深恃而奸雄之所深惮也。
秦始皇帝会稽,渡浙江项籍观之曰:「彼可取而代也」。
隋炀帝方盛,杨玄感私于李密曰:「上多忌,隋历且不长」。
奸雄之窥人国,岂畏其广且众哉!
淮南王谋反,独惮汲黯,曰:「汲黯谏,死节守义」。
至说公孙弘辈,若发蒙耳。
节义之能慑奸心见于此矣。
在朝经术不如、宽,文章不如相如谈说不如严助吾丘之属,其所长者不过节行修洁任气好谏而已其所慕者,不过袁盎、傅伯之为人而已
使淮南乱,止一死,何能为汉重轻
淮南畏之若是何哉
独不闻王蠋之事乎?
谏齐不听退耕于野,及燕之入齐,欲以为将,不听,将屠昼邑,不从缢死齐大夫闻之,曰:「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
相聚,求诸子立为襄王,卒以齐反燕,尽复其故地
节义感人若此也。
使淮南而杀,则汉之群臣激于义愤者,岂后于齐之士大夫
不置淮南地上,此所以逆折奸萌也。
或曰:「何武卫青在位淮南寝谋,直畏善战尔,非惮也」。
曰:淮南诚畏不过欲刺之,非惮其义而不敢发也。
严助居官任职无以踰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虽自谓不能夺也。
武帝亦然言,断然曰:「古有社稷臣至于汲黯近之」。
节义素信乎汉之君臣矣。
大将军侍中,上踞厕见之;
丞相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于,不冠不见也。
武帝待遇轻重,则二人优劣可知矣。
虽然孔文举绝人迈往之气,秉义正己,立乎垂尽难支之朝,高言谠论,屡挫奸锋,其英烈概视岂少贬哉?
卒为操诛,无救汉败,何也?
人心尚存义士为力
人心已去义士难为功。
节义之与人心更相为用者也。
东汉党锢之祸忠臣节士骈颈就诛,暴虐之政流毒四海民心之离汉久矣君子于此不屈其节,以身殉国家之难,虽不能危亡一时,亦足以立名节于万世,其视陈群华歆之徒,犹粪土尔。
吾以二子立节同而成功异,恐后人有惑焉,故以其时辨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