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庆之洛阳之鉴 宋 · 李舜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五、江东十鉴
臣闻梁武帝江东四十八年,而敌国凡更八主
以其在江东四十八年之久,则宜其有馀力,可以中原
敌国之凡更八主,则宜其有外衅,可以群丑
命将出师时出以挑魏,而终不能一举武以践中原之土。
此其故何也?
盖帝之暗于机会,而重于失洛阳之役故也。
庆之之入洛也,正当魏孝庄矫立之际,尔朱荣提兵内向之初,中原扰乱自相屠戮庆之卫送元颢还北,而兵锋所向无不摧破,自铚县以至洛阳恢复十二城,四十七战皆克,由是荣党奉头鼠窜,而魏孝庄卧不安席,乘此之会,盖可以洛阳庙社,复中原衣冠,而使自东晋以来夷狄华之一洗而空之,而武帝莫之为也。
武帝之重于用兵耶,则西开牂柯南平狸洞,固尝旷岁累月,以事南蛮兵革未尝息也。
武帝之惮于劳人耶,则南越浮山北抵巉石,固尝用二十万众以筑淮堰,而力役未尝止也。
武帝之不贪土地耶,则函谷以东,瑕丘以西,固尝受河南之地,以纳叛臣,而土地未尝弃也。
而独于洛阳之役,则一切委之于元颢而莫之问,庆之之在洛阳,独以七千之兵,抗尔朱荣十倍之众,形单势弱,愿请益兵,而帝乃纳元颢之间,遽寝而不报,此何为也耶
机会如此胜捷如此,而不知席此之势,以定中原卒使孝庄尔朱再陷河洛已而高欢则挟魏孝静以据河北宇文泰则诱孝文以入关中元魏迭更八主分为东西,而武帝之在江东犹自若也。
帝之所以保护江东,固为善矣,而神州赤县,甘委而为犬羊聚落,帝其谓何哉
辽海沙漠隔限中外,而刘、石、苻、姚慕容拓跋之徒,倔强奋兴,迭据中土其后子孙,不兵则酖,例皆不得其死
逮夫尔朱荣河阴之祸,则益又昭然
当是之时,凡元氏之亲王骨肉以及当时朝士一旦悉死于干戈之下,意者犬羊之类,不当冒处中华,而中华之人,亦当不污丑夷之官爵。
是以天地之意,假手尔朱,而赐之刀锯剿除之也。
尔朱荣之奉孝庄,以夷狄夷狄,其残暴之性,与元氏一律中华之人,其不安尔朱者,犹之元氏也。
武帝所以乘其乖乱之隙,命庆之北伐,而因以元颢北主魏。
武帝于此,命之北伐是也,而使之卫送元颢主魏则非也。
昔者当秦之衰,豪杰并起,争奉六国之后
新室之败,群盗并起,争奉刘氏之后
盖以益言之,则六国刘氏之后,所当再立于中原也,若元氏也,乃阴山之狄,拓跋氏之种,岂意当再立于中原也耶
武帝扬兵以讨尔朱,而以元颢主魏,甚亦其失也。
原帝之意,岂亦欲如秦之送重耳于晋,晋之送蒯瞆以归卫,而责其后报耶?
向使武帝庆之之胜,传檄天下,因尔朱残虐之祸,而斥夷狄不当窃据中原继而大兴江东之众,以进屯洛阳,则举三齐遥应者,庆岂但邢杲而已
岂意庆之之出,专为元颢复国,而初未尝恢复中原之谋。
元颢败后,尚以江左之兵三送元氏而为魏主,则是武帝之惑,盖终身不解也。
尔朱荣尔朱兆,与夫高欢宇文泰之徒,各奉元氏,以分据河洛中原扰扰,莫适为主,此固可以江东之师,进图混一,而武帝奉元之后以还之,则是借寇兵而资盗粮,其去尔朱之徒,盖无机矣。
呜呼
武帝聪明文雅江左称贤自应渡江而北,出为中华之主,以救斯民涂炭之祸。
而帝之在当时非惟不能剪夷狄之类,以主中华而乃中华之人,以奉夷狄,何倒行逆施以至于此极?
抑尝观之,陈庆之之师入洛阳,是岁大通元年,帝于是岁初佛法,释御服,披法衣,以身为祷。
武帝至是,盖为佛法牵制,朝夕从之,何暇有意中原哉!
是以元年六月庆之京师魏孝庄出居河北,而帝方在建康救苦斋
八月尔朱荣向洛,攻杀元颢,而帝方在建康无遮会
三年尔朱兆废晔,奉节闵为帝,而帝方在建康说《般若经》。
逮至大同元年东西魏相攻,南师大举北伐,此宜可以进乘两国之毙矣,而遂下诏班师,因与东魏讲和
自是之后纵意事佛,凡三度舍身,而强寇陆梁,竟莫之问。
以此而观,武帝之在江东,事佛则力,而征伐则不力;
说经则暇,而辟土地则不暇
其所享国虽长,而规模浅狭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