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文王 南宋 · 林亦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九、《网山集》卷三
古之人有不幸而处君臣杌󰟲之际,而终焉无可愧之事者,其唯文王乎。
商之季年天地膏火生民麋鹿,父食子之骸,兄饮弟之血。
仁人君子痛心疾首,孰不引领而属之文王也?
文王之化自北而南,江汉之国汝坟之域,莫非文王之民也。
文王一举手,则易死而为生,更乱而为治,去憔悴而为欢欣文王何惮而不为之乎?
文王之事方且如舜之事尧,战战惕惕不敢少慢,德弥盛而身弥屈,民愈归而心愈畏,君益昏而臣益恭者,文王之心也。
文王之心苟或不然则天地其易位久矣曹操司马懿刘裕高欢之徒不独见于后世矣。
君臣之道,经也,非权也。
谓之经,则万世一定不可易也。
使经而可乱,则足可以为首,裳可以为衣功屦散屦可以毋追委貌老妇之盆可以寘于室之西南隅也。
或曰文王是也汤武其非也耶
曰:不然
民饥则死,民渴亦死。
民饥而必食之,民渴而必饮之,汤武之心也;
民饥不敢食之,民渴而不敢饮之,文王之心也。
汤武之心如四时必至于变焉而后已;
文王之心如夏暑冬寒无时可变也。
文王之于东西南北,唯命之从,虽羑里之囚,亦所不拒也。
后之为人臣者,功高业钜,事涉可疑,则有不朝者,有召之而不至者,况欲杀之而可致之乎?
文王者,诸侯也,人臣也,生死之际非文王所敢知也。
范蠡扁舟遁去,张子房之闭门谢事,虽或可以保身,然亦非文王所敢知也。
范蠡之去,似可全身,然卒使后世君臣猜忌百出,无一日相安者,其患自范蠡始也。
越王不可与处,想未必之甚也,可事则天无不可事之君。
文王之事,盛德之事也。
不以天下而动其心,文王不以天下动其心。
故尝谓武王似汤,文王似舜,其是之谓也。
其所学俱至于是,则其出处何以如是之同也?
作《文王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