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汪王庙考实 其六 纳款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六
愿尝以王庙食此邦,踰五百年,而民爱敬之,久而愈新者,不惟能出云雨,御灾厉,亦由其起不失正道始终出于靖民
天下方乱,则以身蔽六州之人;
及其粗定,闻真王而遂归之。
事合天心,为天所相,是以生享其祚而没食其土,以能悠久
然则不斗一民不烦一旅间关自托于唐者,乃王之大节本意不可以白也
武德告命具存所以褒表者,其语明甚,而《旧书·本纪不著归唐月日,《新纪》虽于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书降,至列传杜伏威王雄诞来伐,又不著其已受唐命,反更追书称王时事,遂使览者徒见纪传所书皆在四年,因指为一事
意王负固累岁,而伏威雄诞天子之命来讨,力穷势蹙,至是始降尔,则与告所谓送款诚者,岂不相戾邪?
雄诞来伐虽亦以此年,然王送唐款实先之。
所谓九月甲子者,月九日也,告命以此二十二日下,则款之至唐与其封拜,皆不出九月中
雄诞之来,乃在
谨案资治通鉴》,王遣使归唐载于九月,而雄诞来伐别载于十一月则是归唐之后受封拜,而伏威雄诞自以私意伐之尔。
是时伏威之于唐未为纯臣,王之归唐也必思以忠自列,耻因之以成事故籍土地兵民遣使间道伏威之境以归之天子
伏威之党相与窃议,疾王归唐之事不出于己,因袭以为己功,此淮阴已降之类,初不害王之先识也。
若夫王之屈于伏威,虽出于不得已,然彼方以行台自名,而雄诞左右之,吾为唐行台屈尔,肯遽出其下哉?
说者又以雄诞既战之后唐室以其前后功亦除歙州总管,管歙睦衢三州,疑若右雄诞者。
不知于此时亦未能全制东南来者斯受之尔。
既以六州自归,则因以六州畀王,逮伏威自以行台而袭王为己功,唐亦不得而却也。
此正淮阴之事也,岂天子亦欲见王而为之遣代邪?
未几遂朝于京师
尝试考王归附之初,高祖大国重使见处与其一时褒崇之语,及贞观之间宿卫者二十年,太宗远伐,委之筦钥,非夙嘉其节而深信其心,何以及此
告命所表虽汉甲令称忠,殆不若此之明也。
不考此而云云岂不误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