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涪陵先生祠记1170年6月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三、《雪山集》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三○ 创作地点: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
孔氏亡而书存,世以其书诱士以为使,外骛之徒利之,故正学废而俗学兴。
其所资者章句言语、形名度数,豪杰之士不堪以其高明广大之体滞于其间。
佛氏之子有达磨者自西土来中国,断拘挛之见,扫凝滞之具,引学者以骏利之途,天下豪杰相咏赞以为依归,于是佛力始重。
自达磨建此宗,而豪杰或见其趣嘘呵踧踏惊绝超拔之功,故豪杰归则权在佛。
而儒者行世多为富贵威武所制,功业名誉所役,有得于佛氏之家者轻之,儒者虽外不服而内自愧也。
普通以来,天下以明心见性之捷,非求诸佛氏之门不可。
吾道之妙布列于《诗》、《书》、《礼》、《乐》,而潜寓于《易》,时出于《论语》《孟子》,而会见于《大学》、《中庸》,未有指而出之,收天下豪杰而归吾宗,故惠能、道一、怀逊、义元之流不受衣冠之所维絷,使吾宗得此百倍于郑玄马融,失之哀哉!
伊川先生实始标呈孔氏之秘,比佛氏所明益显露,且亲戚不绝,衣服饮食不易,发奇伟之事于经常之中。
天下豪杰自有天渊为飞跃之地,异时插锹系,咸为吾宗之归,孔氏之权重矣。
涪陵先生初习佛,伊川授其学以《大学》、《中庸》而指其法以敬,先生悦之,弃家破产,疲曳妻子以从之游。
及其困饥且死,不以非义之而易将殒之命,非天下之豪杰其建立如此哉?
往余在都,有不悦伊川之学者为余道之,余曰:「建炎之初,诏起谯先生河南,无所踪迹。
有野人道使者嵩山深绝,见先生卧土屋,衣襦,釜灶皆尘,强掖起之。
既至,与宰相不合,遂去,不知所之。
此孔氏所谓遁世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天地造化有不可羁绁。
或摄受之无难,可谓有力,非耶?
制伏虎豹,非西方狮子不能,他非余所知也」。
是时尚未熟知先生之详,后数年过涪陵伊川孙太守程公,示余以武夷胡公宪河南郭公雍诸文,且道所未尽者,乃得其本末出处甚悉。
初,涪陵未有先生祠堂,公至始克为之。
险远幽仄,有此足以重天下,而无与扬之至今,盖其后徙于伊洛而转仄于吴楚,存没皆不关于故乡,其疏固宜。
虽于先生无所为亏,而乡党之典与牧守之职则为旷,非公道问学敦教化,念其祖而欲崇其徒,奖其先贤而欲风厉其后来者,谁与领此?
堂成而余来,非平时有慕于其中而窃见其馀末,又谁当言之,此岂偶然乎哉!
先生名定字天授,起布衣为通直郎、直秘阁
丧乱莫知所终,或云终于嵩山少林寺,又云隐居青城老人村,易姓,迨其今犹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