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访求民瘼碑记 南宋 · 俞亨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九、万历《漳州志》卷一一、道光《福建通志》卷四九、光绪《漳州府志》卷四三、《龙溪县志》卷一○
临漳为郡,负山阻海,地连潮、,盖七闽之极陬。
弥望崇冈叠阜,榛荆莽翳,象兽之所窟宅,可耕之田绝少,又大半僧寺所据。
民生其间穷苦畏谨淳质朴俭赋输以时不待督索
山颠水涯之民,终岁一词官府,虽被诬,抑亦不敢出官自直
奸民猾吏顾其畏懦生事而挠之,惟逃匿质贷求解,其家赀立见破坏乡俗谓之折合
绍兴间所在经界,独本州不及行,至今民间所执,尚多五代以来契约模糊不可真伪,又多为诡诈谋赖豪强侵夺,所馀无几
亩步不均,产钱无定,善良不察官府追挠,往往尽折而入兼并之家,故鲜有衣食给足者,亦可怜矣。
地产盐,无官鬻之令,江河山泽,从民逐利其间,官无所禁,乏绝之民皆藉此以不给
自顷草寇旁午田莱多荒,郡计日蹙,用费日广,官遂鬻盐以权一时之用。
郡城县郭及乡落村疃,官列铺置吏,斤钱十有七,公私之价相去不远,民犹未以为病。
一二十年来,田既多归兼并民间日就贫窭深山穷谷,有踰时不食盐者。
加之生齿日繁无以自业,私售益多,价益平,任官之直不减人始惮官鬻而乐私售。
为州便者,遂令计户均买,生户岁六十馀斤,单贫客户亦三十四斤,分季而催,急于常赋于是始有抑配之挠。
其后,吏缘为奸,盐不时给,徒责价钱,稍不如期,则悍吏踵门虚日愁叹之声,闻于田里
循习一时权宜之计,不知其弛于何年。
又罢在城三铺,凡为官盐铺除罢无馀,惟龙平水头二铺龙岩万山之间,去海绝远民得此良便,兼旧无计户均配之扰,皆乐其留。
且其地接汀州往年二铺未创,汀民之贩盐者深入吾境,因致争斗杀掠
自官置铺之后私盐不得越铺以出境,汀贩亦息。
此又两州之利可存而不可废者,以故不罢
二铺所置在三十年之前是时民间宽裕食用颇多后人遂取为额,责吏抱卖。
迩来民贫钱窘,食且不足,盐用亦鲜,仍责如额,吏率破家鬻产以偿官。
一番差往,畏避逃遁监系填备,由此失业狼狈者甚众。
亦何忍使至于此,遂与减其原额十之四,今且不惮行。
是年七月,又尽罢诸违冒佃扑等一百一十八所,并罢逐村乡妄充官牙者十三处,取共拘催之籍,给佃之据,尽毁去之。
外有沄头、沄尾二澳,系龙溪县岁收以备经总制解发之乏,计缗钱百四十有七,本州亦为代以他钱,并与除去
州家岁失三万八千馀缗,然以今二年通计之,郡帑所支,实亦无阙。
自经之外,凡燕设之须,营缮之用,犒军赈民之费,如是者举无废阙
而又新招补厢禁卒百三十馀人增添各人廪给,代纳民间丁输。
今行及满秩,计郡帑所存无亏前政交承之数,则其所支,不过量入为出,稍加樽节,应之有馀。
至如诸邑动辄科罚无告之民,尤为患苦。
民有词诉无理者必加之罪,然后民知所惩。
今乃许其罚钱免罪,奸横之徒公行无状,谓将来不过得一二百千耳,何所畏惮
得理者,无故见扰于人,所当哀矜而慰怜之,亦使罚钱输官,谓之贺喜钱。
两家一时忿争,寻即悔惧和解若不入钱输官,即追逮愈急,不容私已,谓之缴案钱。
其他科罚名色不一,官罚其一,吏取其十,在私之费已丘山,于公所入未丝粟
诸胥每于县始至之时,故为怠催以示仓库之乏,缓发以激州郡之怒,因售其不科不可为县之说,故县多徇其请。
积习既久,视为当然
移文禁止之,追治承行科罚甚者,数辈始知畏戢
到任之初,适四邑宰方书考,因与约,勿科罚
近各满替而去,不闻以不科罚官钱不办留滞于此
是知一州一县常赋自足一州一县支遣
前数端苛取于民者,徒以资不切浮费而已
郡计丰约,实不在此。
初欲罢去数事,或劝以为缗钱颇多,若遽罢此,将来必至阙乏
以为坐铺之胥,扑佃之辈,藉此为奸,蟠固巳深,表里摇撼,势将必复。
以为在官虽死罢,奸民占据将必自若
窃尝反覆或者之说,皆非所虑。
以为必至阙乏,今行之已两年未尝一物一事废阙,则知用度不至阙乏
若谓浮言可以动摇,凡为长民之官,谁不思所以爱民奉法,察不及此哉!
害未至此极则已,今既知之,害又已极,谁肯浮言所动?
且如向来郡圃皆艺麻植麦岁入三数千缗,自前守黄监簿察其有科种之扰,即行废罢
赵漕继之,遂葺为游观之圃,与民同乐,示不可复。
迄今亭榭日增花竹日盛无复种植者。
为民除害,谁无此心,肯因浮言而冒复之?
以为将来豪猾必至雄据自若,此尤非所当虑。
豪猾占据,借曰有之,非公家受其租,而纵其为虐,彼方蓄缩畏惮惧罪之及,亦安敢公然为之,民亦敢肯默然听之哉!
详述其所盐铺,及除出扑佃之由,庶几利害本末不待咨诹寻究一见晓然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