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春秋经解旨要1164年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九、《浪语集》卷三○、光绪《永嘉县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
春秋》者何?
鲁史记之名也。
史记何以名《春秋》?
春秋鲁历之所为更也
何更尔?
变周也。
何言乎变周?
周正建子,以建寅正岁夏时得天,犹用也。
春秋之序,鲁变之也。
然则鲁变四时之序何?
史始官也,加建子而为王正月建卯之月而为夏四月
鲁史之作也,故凡春秋之序,皆舍周之旧也。
曷为舍周之旧?
僭也。
僭则《春秋何以为经?
春秋反正之经也。
《礼》、《易》、《诗》、《书始终乎正,《春秋纪录不正所以反之正。
反正其所不正,则五经之教,无时而或替也。
春秋常事不书,书变常也。
变常则何始于隐公
疾始变也。
始变昉于此乎?
前此矣。
前此曷为于此
托始焉尔
奈何《鲁春秋》之始也。
《鲁春秋》之始何?
史之始作于诸侯也。
诸侯孰谓?
隐公也。
王之制诸侯无史,天子外史,掌四方之志,而职于周之大史
隐之时也,始更鲁历而为鲁史诸侯之有史,其周之衰乎!
《费誓》、《秦誓》列于《周书》,《甘棠》、《韩奕》编之《南》、《雅》,乌在诸侯之有史也?
晋《乘》始于殇叔,秦史作于文公,王室之微,诸侯力政焉尔
然则春秋何取于鲁?
因也。
因何
因鲁之史记
其《春秋》,仲尼之志也。
春秋何以仲尼之志?
善扬其善,恶书其恶,而无私焉尔
何用见其善善恶恶无私也?
直笔以书其事,因事而致其辞,善则善,恶则恶,不为褒贬抑扬而乱是非之正也。
春秋》用褒贬为道,其曰不为褒贬,何也?
褒贬仲尼之意也。
三家者托褒贬以为传也何?
褒贬以为传,舍褒贬无以为传矣。
三传所为褒贬何也?
不知春秋》也。
三传何以不知春秋》?
春秋》之教,治棼而不乱,处群而不党是是非非,而天下之理归之矣。
不知体要不存教法,心移于毁誉,而事夺于《春秋》,则是褒贬之说,乱是非之正也。
事辞为教,《春秋》也,考辞而知其事,因事以观其理,不能显白,而待传以发,曰晦也。
晦之为道,传之为经,则事辞之教荒矣。
孟轲有言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平王之东也,变风害雅,五侯擅政蛮夷陪臣柄国仲尼修《春秋》以明实录,将以反经之正,典常礼法无所与存焉,正乱常而还旧物者也。
是故直书以明得失谓之辞,正辞别是非谓之事,属辞比事,莫善于春秋》,《春秋》之道,治乱之法也。
因史之僭,事乱之本也,事易其常,莫之或止,礼乐崩坏,《春秋》见之。
且夫事有是非,道有邪正治乱所从分也。
邪正不白是非不辨,人行其意,其谁能有反!
于是列纪以著之,修辞以述之,会盟朝聘之作,师役祠命之行,畋鱼游观之为,崩薨卒葬之礼,苟失其旧,无不备举
可行当世,可示于方来小人惮焉,君子达焉,则《春秋》之所用,尽在是矣。
其事则齐桓、晋文,昭其义也;
文则史,正其辞也。
昭义正辞,则乱臣贼子云谁之不惧!
拨乱世而反之正,《春秋》之谓也。
今夫害深非,乱是新变,旧传掩经,所谓反常也。
经之云正不累于辞,所谓服仁也;
反常三传之失也;
服仁守正复古之道也。
经解之造,用经释经,而归正于经者也;
旨要之谓,辞达而已
君子苟《春秋》之为好,不以弃传为过,而反求之《春秋》之义也,专门墨守,则非下走之所敢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