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复之 其四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六、《浪语集》卷二四
前月间乡仆行,窃聆旧恙告痊,旋膺召节,以为天辅仁人于此可见喜极而跃,何但不寐而已
然犹未知造朝之日,意必一言感悟,聊试三馆
一幅纸,赞庆不至浮湛也。
景元报,窃闻进说本末圣主顾遇之意隆甚,不试而登馆殿自此三接矣,足为善增气岂直交朋之私喜哉
甚善甚善!
无似之迹,本无意于人间迫于穷寒,为禄而仕,曾无片善可取前蒙于诸公间誉之过情,遂使无能之人疲于趣召。
手足俱露,迄无秋毫之补,去国未几弓招又至,虽知期望推挽之意,然非爱我者也,辄以鄙怀上溷,顾赐终始
乖戾之性,兄所谙悉,前举无术,头胪既已可见受爵不让迄今歉然
不加贤,才不加进,又复不知进退,冒于宠利所不敢也。
已述此意,恳告庙堂,更告善为辞之,期于得请乃已,幸毋缕缕,惧稽王命,将重得罪非所安全之也。
廉耻道丧时君世主喜以爵禄天下士,此则士夫轻进之罪。
果其材自可致君集事,固当不校小礼
不肖无益于时,亦欲因辞见志求退以事君尔。
如以一身之退,使九重无轻士之心,其进多矣。
由衷之言万望台察
比景元书论王江阴之罢非是
得之田里,王治为浙西最,其言民兵不可教,要是书生所见至论其害亦未遽非。
大抵兴作大事,非使晓利害杂陈于前,良法未易立;
前岁班行之法,大不易行,尚当商量何至遽逐良吏
牧民者敢与朝廷抗论是否,必非陆陆之士。
不付此等以事,而使媕娿脂韦之徒,未见其可。
人以争事罢斥,谁是敢争事乎?
因见诸公及之为望。
素来不喜强与人事太原不识之,知兄可以裨补庙堂,故放言耳。
令兄知府乡邦,必已交政恨不得亲被其泽,郡得贤将,门户之芘多矣。
寿堂大令板舆当适州里前二贤子官守已有及民之惠,长复为之父母尊年之乐,无加此者
台眷(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