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晦叔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南轩集》卷二九
《遗书》云:「自性有形者谓之心,自性之有动者谓之情」。
又曰:「心本善,发于思虑有善不善
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
夫性也,心也,情也,其实一也,今由前而观之,则是心与各自根于性矣;
由后而观之,则是情乃发于心矣。
窃谓人之情发,莫非心为之主,而心根于性,是情亦同本于性也。
曰「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然则既发之后安可之无心哉?
岂非情言其动,而心自隐为主于中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若发得是善,固可为善,脱有不善如何为善哉?
是皆可疑也。
精微处望明赐剖析
又曰:「人须自慊之道」。
自慊无不足也。
若有不足,则张子所谓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也。
此「有外之心」,与《礼经》「以其外心也」,与文定春秋传》云「心外者,乃能统夫众理」皆不同岂非本心未莹,犹有人心者乎?
抑怀不足之意乎?
自性之有动谓之情,而心则贯乎动静而主乎性情者也。
程子谓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者,盖就发上说只当谓之情,而心之所以为之主者固无不在矣。
孟子谓「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者,若训顺(弗克若天之若。)
人性本善,由是而发,无人欲之私焉,莫非善也,此所谓顺也
情有不善者,非若其情故也。
无不足者,天理安也本心也。
若有不足则是所为而然,杜撰出来,此人欲也,有外之心也。
规正韦斋意思有偏,诚为确论
山间同志颇有此叹者。
孟子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岂可欲救一时偏胜自堕一偏
令人不知有仁字而为学乎?
岂非略于省察之过乎?
若使人敬以致知,不妨其为是也
若不省察苗裔,便令培壅根本,夫苗裔之萌且未能知,而遽将孰为根本培壅哉?
亦何异闭目坐禅未见良心之发,便敢自谓我已见性者?
胡文定公晓得敬字便不差也。
明道曾子告孟敬子之语诚是坦明,所谓于公字上研究仁字为最近信然公则能爱矣。
不知苗裔,固未易培壅根本,然根本不培,则苗裔恐愈濯濯也。
此话须兼看。
大抵涵养之厚,则发见必多;
体察之精,则本根益固。
未知大体者,且据所见自持(如知有整衣冠、一思虑,便整衣冠、一思虑,此虽未知大体,然涵养之意已在其中。),而于发处加察,自然渐觉有功
不然,都不培壅,但欲省察,恐胶胶扰扰,而知见无由得发也。
「敬以致知」之语,「以」字有病前书中已见此语,未及奉报。)不若云「居敬致知」。
公字只为学者不曾源头体究,故看得不是
元晦不是略于省察令人不知有仁字,正欲发明仁字。
如说爱字,亦是要人所以上体究,但其语不容无偏却非闭目坐禅之病也,更幸思也。
程子语录》云:「复非天地之心,复则见天地之心」。
兹乃道非阴阳所以阴阳者道也,理明辞莹,无可疑者。
而于其后又云:「复其见天地之心。
一言以蔽之天地生物为心者也」。
而于《易传》亦云:「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如此则是一阳天地之心,大于前言相戾,甚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旨也。
望为精剖,以祛所疑。
易传所谓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此语言近而指远,甚为完全,盖非指一阳而言也,言「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细味可见
一言以蔽之天地生物为心者也」,不知在《遗书》中甚处,检未见,但见《微言》中载此句,而文亦不备便中幸详示谕,当更思之耳毕竟觉得此语未安。)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不知晦叔如何说?
明道云:「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
又尝曰:「扬雄规模窄狭」。
道即性也,言性已错,更何所得
二人之品固不可同日而语,然其说则一,而其义所以不同者何也?
「道即性也」,此明道先生语,扬雄初无此语也。
后段文意乃是谓道即性也,扬雄既不知性,则于道更何所得耳。
子文、文子之事,圣人清、忠目之,就此事言,只可谓之清、忠,此《洙泗言仁》之所极是也
然《遗书有谓圣人为之亦只是清、忠,兹又不能无疑
圣人一事之非仁,而乃云尔,何也?
又况程子博施济众之下,乃云今人或一事是仁,亦可谓之仁,至于仁道亦谓之仁,此通上下言之也,则又与忠、清之说不同,请为明之。
遗书》中之意,大要以为此事只得谓之清、忠,然在二子为之,曰忠曰清而止矣,仁则未知也。
圣人或有此者
以其事言,亦只得谓之清、忠然而所以然者,则亦不妨其为仁也。
伯夷之事,虽以清目之,亦何害其为仁乎?
先觉说话切忌执杀,不知如何
子云:「视、听思、虑动、作,皆天也,但其中识得真与妄耳」。
伯逢疑云:「既是天,安得妄」?
某以为此六者人生皆备,故知均禀于天,但顺其理则是真,违其理则是妄,即人为之私耳。
如此言之,知不谬否?
有物必有则,此天也,若非其则,则是人为乱之,妄而已矣。
只如释氏扬眉瞬目,自以为得运用之妙,而不知其为妄而非真也。
此毫釐之间,正要辨别得。
伯逢正在此耳,所答之语,大意已得之。
西铭》:「天地之帅吾其性」。
有主宰之义,不曰心而曰性,何也?
帅是统率之意,原本而言之,谓之性则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