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能仁院赈济 宋 · 程迥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四、《救荒活民书》卷三
伏以释迦如来无碍神通放大光明照见一切众生受诸苦恼,乃发大慈悲愿力救度无量众生凡有饥渴,皆得饱满。
释氏子躬受佛教成就志愿亦复如是
恭惟知县某公、知丞某公、仙尉某公皆宿植善根,与我士民有大因缘,故受天子命,来为民主宰
今岁在庚子水旱饥馑,委乡官抄劄鳏寡孤独跛眇废疾不能自存之人,计一千五百九十九也。
虽屡申上司,乞发下义仓米赈济,然使府所临一郡八县监司统一百城,虽许量拨,至今未下。
度其米斛不足沾济
今用米一升可活一人一日之命,积之百五十日,则麦熟自活
是用米石五官斗,可活一人之命。
今我大檀诸公能倾囷倒廪,救活一人二人三人以至十人百人之命,获无量,皆与佛等。
下至贫庶家老节衣食以救饥困,以至童男女能辍饼果之资以为布施一钱已上,皆获善果
今敬对三宝焚香礼拜,发此大愿天地鬼神实临之。
凡我施主官员则愿加秩进禄,三锡九迁
儒士聪明颖开,早掇科第
民庶公吏家道昌盛子孙荣显,所求称意
逢遇吉庆至于道童行,皆于道法早得超度
童子聚沙以戏,见佛施佛,佛为授记,为转轮如来四之一,其后百年阿育王是也
是以布施受福,若影随形,如响应声,不可诬也。
伏愿仁慈见闻喜舍,俟圆满日,具名宣忏。
是时劝分赈粜无所不至复用此策,令僧道劝谕之,可见不敢科亦明矣。